久知皇极尊,宁复问箕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归(dōng guī)的意思:指东方的归宿,表示东方的归还或返回。
东鄙(dōng bǐ)的意思:指东方偏远地区的人文水平较低,文化水平较差。
归士(guī shì)的意思:归士是指回归故乡的士人,也可用来比喻回到原来的工作或职业。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皇极(huáng jí)的意思: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极尊(jí zūn)的意思:非常尊敬或崇高的程度
经纪(jīng jì)的意思:指以管理、调解、协调为职能的机构或个人,负责处理双方的事务或交易。
栗薪(lì xīn)的意思:指做事谨慎小心,不敢大意。
鳞介(lín jiè)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琐碎。
丧乱(sāng luàn)的意思:形容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殊域(shū yù)的意思:不同的地方或领域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自我(zì wǒ)的意思: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意识。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东征从军行(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远征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自我徂殊域,悠悠滞东鄙”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情景,用“悠悠”二字形容时间的漫长和内心的孤寂。“滞东鄙”则点明了诗人所在的位置,暗示了远离朝廷和权力中心的处境。
接着,“本为辑鳞介,由来徵楛矢”两句,以“辑鳞介”比喻诗人作为文人,原本追求的是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而“徵楛矢”则是出征的象征,表明诗人实际上却不得不参与军事行动,这与他的初衷形成了鲜明对比。
“久知皇极尊,宁复问箕子”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历史的反思。这里提到的“皇极尊”指的是皇帝的权威和国家的尊严,“箕子”是中国古代的贤臣,曾被商纣王囚禁,后被周武王释放并成为周朝的顾问。这两句诗意味着诗人深知国家的重要性,但又不再像箕子那样直接向君主提出谏言,可能是因为现实的复杂性或个人的无奈。
“夷国日丧乱,王师费经纪”描述了边疆地区持续不断的战乱,以及朝廷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而付出的巨大努力。这里的“夷国”泛指边疆地区,“丧乱”指战乱,“王师”代表朝廷军队,“经纪”意为筹划和管理。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
最后,“何时咏栗薪,荣我东归士”表达了诗人对于结束战争、回归和平生活的期待。这里的“栗薪”可能是一种象征,寓意着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吟唱赞美和平的诗歌,庆祝那些为国家和平做出贡献的东归士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和平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