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藏山寺岁暮偶作》
《华藏山寺岁暮偶作》全文
清 / 侯昶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岑寂冬残有所思空山伏枥随时

寺分湖月三千顷,殿绕松云一万枝。

雪扫南窗煨芋火,酒斟东阁伴梅诗。

书生何暇林泉事,太息空教壮岁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阁(dōng gé)的意思:指官员之间互相勾结、串通,共同进行腐败、贪污等不法活动。

伏枥(fú lì)的意思:指马匹在奔跑中停下来休息,比喻人在劳累之后得到休息。

何暇(hé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或闲暇之余,用于表示忙碌或没有空闲时间。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空教(kōng jiào)的意思:指没有人教、没有人指导或没有人教训的状态。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南窗(nán chuāng)的意思:指官员、学者等在南窗下读书写字的场景,比喻勤奋好学,专心致志。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松云(sōng yún)的意思:形容山林之间云雾缭绕,宛如松树上的云。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煨芋(wēi yù)的意思:指处理事物时要耐心细致,不能急躁。

芋火(yù huǒ)的意思:指的是芋头被烤熟后的香气,比喻人才或事物潜力被发掘出来。

壮岁(zhuàng suì)的意思:指年轻力壮的年纪,也可指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时光。

有所思(yǒu suǒ sī)的意思:有所思指的是思考、有所想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末期,诗人身处华藏山寺的所见所感。首联“岑寂冬残有所思,空山伏枥且随时”中,“岑寂”二字渲染出冬日山寺的静谧与孤寂,而“空山伏枥”则借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典故,表达了一种虽处困境但仍坚守本心的情怀。“且随时”三字则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颔联“寺分湖月三千顷,殿绕松云一万枝”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寺院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宏大的画面感。湖月与松云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颈联“雪扫南窗煨芋火,酒斟东阁伴梅诗”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一幕:在南窗下烤火吃芋头,饮酒吟诗,与梅花相伴。这一场景温馨而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尾联“书生何暇林泉事,太息空教壮岁驰”表达了诗人对书生生活的感慨。作为书生,他没有时间去追求隐居山林的闲逸生活,只能在忙碌中度过时光,心中不免有些许遗憾和叹息。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山寺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侯昶泰
朝代:清

侯昶泰,字履吉,号砚奴,清无锡人,国子生,著有《润云斋稿》。
猜你喜欢

渊明·其二

五柳清风一布袍,百年风味也吾曹。

古人岂必今人是,且放先生酒处高。

(0)

食豇

一畦微雨净无尘,紫豆银茄更可人。

观物亭中聊一饱,先生真个是清贫。

(0)

浣灵卷为当涂李都宪作·其二

浣天天光明,浣地地历陆。

大哉吾一心,浣浣圣贤出。

(0)

马远画删去杨妹子题惧庵以余为俗

平生看画真模糊,一字不识之与无。

家藏古笔虽马远,两行细字其谁乎。

惧庵先生画中杰,一见心神便飞越。

凭陵大叫寻品题,俗眼谓余那认得。

九皋看马将无同,岂在牡牝玄黄中。

看画且须论画外,妇人软语徒匆匆。

牝鸡晨鸣家国丑,老夫此眼真俗否。

(0)

雨夜候既庭舟不至邻舟有吹笛而歌者二首·其一

风雨潇潇打布篷,横舟相失玉河中。

天南一望云千里,嘹呖三更叫断鸿。

(0)

渡青县河二首·其一

晨朝渡河冰,飞雪没马足。

季冬群象晦,天气廓平陆。

四望无行人,狐兔走且伏。

宿莽既以稀,安见林与屋。

俯仰以茫茫,远驾和所属。

行行仆夫啼,我马伤踯躅。

北地多苦寒,天道方杀戮。

所遇物尽残,谁不忧行役。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