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少亦倜傥,颇慕孙与吴。
途分兵始戾,途分儒亦虚。
分途(fēn tú)的意思:指道路分岔,引申为事情发展出不同的方向或结果。
分兵(fēn bīng)的意思:将军带兵分为两个或多个部分,分别行动。
俯首(fǔ shǒu)的意思:低头向下看或弯腰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屈服。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归于(guī yú)的意思:指某事物属于某个范畴或归属于某个人或机构。
科举(kē jǔ)的意思:科举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儒家(rú jiā)的意思:指儒家学派,即儒家思想、文化和学说。
异术(yì shù)的意思:指与常规不同的技能或方法。
异趋(yì qū)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的方向或趋势与正常情况相反或不同。
倜傥(tì t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风采或气质非常出众,豪放不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个人经历和传统价值观的反思。首句“我少亦倜傥,颇慕孙与吴”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豪放不羁,对古代军事家孙武和吴起充满仰慕之情。接着,“年来营科举,俯首归于儒”则讲述了作者后来投身科举考试,最终选择了儒家思想的道路。
“儒兵今异术,古人未分途”这一句对比了现代儒家思想与古代军事策略的不同,暗示了时代变迁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接下来,“途分兵始戾,途分儒亦虚”表达了作者对不同路径可能带来的分歧和空洞的担忧。
最后,“为语兵儒家,慎勿各异趋”是作者对儒家学者的告诫,希望他们在坚守儒家之道的同时,也要谨慎避免与军事策略或其他路径产生不必要的分歧。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对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保持自我认同的探索。
先生一向事虚皇,天市坛西与世忘。
环堵养龟看气诀,刀圭饵犬试仙方。
静探石脑衣裾润,闲炼松脂院落香。
闻道征贤须有诏,不知何日到良常。
冥心唯事白英君,不问人间爵与勋。
林下醉眠仙鹿见,洞中闲话隐芝闻。
石床卧苦浑无藓,藤箧开稀恐有云。
料得虚皇新诏样,青琼板上绿为文。
凤骨轻来称瘦容,华阳馆主未成翁。
数行玉札存心久,一掬云浆漱齿空。
白石煮多熏屋黑,丹砂埋久染泉红。
他年欲事先生去,十赉须加陆逸冲。
师去东华却炼形,门人求我志金庭。
大椿枯后新为记,仙鹤亡来始有铭。
琼板欲刊知不朽,冰纨将受恐通灵。
君才莫叹无兹分,合注神玄剑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