碍檐敲瓦宜芟去,好伴寒松涧壑声。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窗 前 竹 宋 /杜 范 拔 地 停 空 翠 削 成 ,与 凡 草 木 不 同 荣 。无 心 到 彼 难 教 曲 ,有 节 防 身 只 自 清 。本 是 孤 根 穿 草 壤 ,谁 令 弱 杪 上 云 程 。碍 檐 敲 瓦 宜 芟 去 ,好 伴 寒 松 涧 壑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拔地(bá dì)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凡草(fán cǎo)的意思:指平凡无奇的人或事物。
防身(fáng shēn)的意思:指自我保护,防止受到伤害的能力。
孤根(gū gēn)的意思:指事物独立存在,没有依靠或支持。
涧壑(jiàn hè)的意思:形容山谷或峡谷的深远险峻。
空翠(kōng cuì)的意思:形容山水景色清新秀丽。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有节(yǒu jié)的意思:有节指有分寸、有分寸地处理事情,不过分、不过火。
云程(yún chéng)的意思:指旅途的路程非常遥远。
只自(zhī zì)的意思: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 注释
- 拔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停空翠:指山峰的翠绿颜色仿佛停滞在空中。
凡草木:普通花草树木。
无心:形容其自然、不刻意。
有节:指竹子等植物有规则的节段。
弱杪:植物的细小枝梢。
寒松:耐寒的松树。
涧壑声:山谷中的流水声或松涛声。
- 翻译
- 山峰直插云霄,翠绿如削,与寻常草木的生长方式不同。
它无意攀附,难以弯曲,保持自我洁净,只为保护自己。
它原本扎根于草丛之中,却不知何故能向上生长至云端。
如果妨碍了屋檐和瓦片,应当除去,让它静静地陪伴着山谷中寒冷松树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长在窗前的竹子图景,通过对竹的形态和精神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与哲理。
“拔地停空翠削成”一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竹子的挺拔姿态,它们从大地拔起,一直伸展至天空之中,那种生长的力量和美感是如此的清晰可见。竹子被形容为“翠削成”,既展示了其自然而不加雕琢的特性,也彰显出诗人对这种自然美的赞赏。
“与凡草木不同荣”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独特之处,它与其他普通的草木相比,有着更为高贵和卓尔不群的气质。这里的“荣”,可以理解为荣耀或者尊贵,竹子因其坚韧不拔、清新脱俗而享有这份特殊的地位。
“无心到彼难教曲”表达了竹子的自然无为,与世间万物不同,它不像其他植物那样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左右,而是保持着自己的本性,顺其自然地成长。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由生长、不受外界干扰的向往。
“有节防身只自清”则从竹子的生命状态中提炼出了它的品格。竹子因其坚韧的节奏和内在的洁净,被赋予了高洁自守的象征意义。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观察,也是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标准的一种表达。
“本是孤根穿草壤,谁令弱杪上云程”这两句转折出竹子原本是一株孤独生长的植物,它以自己的力量从泥土中突破而出,却又被赋予了攀登高处、追求更高目标的使命。这既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观察,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对于自我提升和超越的渴望。
“碍檐敲瓦宜芟去,好伴寒松涧壑声”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境界。竹子被比喻为有节制地生长,不至于过度繁茂,而是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以此与周遭环境和谐共存。这也象征着诗人对于平衡生活、适可而止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竹子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本真、追求高洁的生活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宣清.玉河冰
黑帝乘权,爰命波臣,晶宫大开冰屋。
砌黄河、粉壁万层,掩青江、银练千幅。
晓入金门,环桥一望,果然如玉。
正平铺,凤楼前,寒光直射朝旭。
天子诏凌人,宜藏北陆,百官赐饮足。
纵镂树成花,凝檐作筋,天画文章,未必重瞳娱目。
念乡村、荒田野哭。问边庭、铁衣起粟。
何时泮澌借太液恩波,布春风、暖生寒谷。
东风第一枝·其一途中送春
柳絮铺匀,梨花落尽,客愁踏遍阶戺。
輶轩尚滞归途,画阑共谁同倚。
江南春色,都分付、野田流水。
问几家、暖炙笙簧,何处竞薰罗绮。
门悄悄、戍楼晚吹,风闪闪、驿灯落翠。
枝头懒听莺奴,帘间怕飞燕子。
流苏宛转,想小阁、短檠针指。
盼此宵、有梦先回,可到鸳鸯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