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秘 上 人 唐 /齐 己 谁 喜 老 闲 身 ,春 山 起 送 君 。欲 凭 莲 社 信 ,转 入 洞 庭 云 。道 路 长 无 阻 ,干 戈 渐 不 闻 。秋 来 向 何 处 ,相 忆 雁 成 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群(chéng qún)的意思:指许多人或动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莲社(lián shè)的意思:莲社是一个古代的文学社团,指的是聚集文人墨客的地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文人墨客的聚会。
路长(lù cháng)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比喻事情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起送(qǐ sòng)的意思:指人们送行时,送至一定地方后即告别。也用来比喻对别人的送行或离别。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闲身(xián shēn)的意思:指空闲、没有事情可做,没有工作或任务的状态。
相忆(xiāng yì)的意思:相互怀念、相互思念
转入(zhuǎn rù)的意思:从一个状态或领域转移到另一个状态或领域。
- 注释
- 谁:此处指代他人,对说话对象的泛指。
喜:喜爱,偏好。
老闲身:年老而清闲的生活状态。
春山:春季的山岭,这里寓指生机勃勃但又带离别之意的环境。
欲凭:想要依靠。
莲社:佛教团体名称,此处象征宗教信仰或心灵寄托。
信:信念,也可能指书信,这里取信念之意。
转入:隐入,投身于。
洞庭云:洞庭湖上的云雾,代指隐居或远离尘嚣的地方。
道路:旅途,人生的路途。
长无阻:希望路途顺畅,没有阻碍。
干戈:古代兵器,借指战争。
渐不闻:渐渐听不到,意味着和平的到来。
秋来:秋季来临之时。
向何处:在哪里,表示对对方去向的关切。
相忆:相互思念,怀念。
雁成群:大雁成群飞过,常用来象征思念或书信传递。
- 翻译
- 有谁喜欢年老清闲的生活,春天的山峦却在为你送行。
想凭借佛教莲社的信仰力量,转身你将隐入洞庭湖的云雾中。
愿你的旅途长远无障碍,战争的喧嚣也渐渐远离耳畔。
秋天到来时你将在何方,思念你时只见大雁成群结队。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送秘上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谁喜老闲身,春山起送君。"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因友人的离开而感到惆怅,春天的山色似乎也随之生动起来,形成了一幅送别图景。
"欲凭莲社信,转入洞庭云。" 这里的“莲社”可能指的是一处清幽之地,而“洞庭云”则是指朋友将要前往的远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启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道路长无阻,干戈渐不闻。" 这两句写出了朋友离去后,道路上的尘嚣逐渐消失,战争的喧嚣也听不到了,这既是对外界环境的描绘,也暗示了内心对于和平安宁的向往。
"秋来向何处,相忆雁成群。"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对朋友的思念更加浓烈,希望朋友能够在某个地方停留下来,以便日后相聚。这里的“雁成群”形象生动,象征着远方的朋友们最终会如大雁般汇集在一起。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暖
今岁节候迟,仲春冻始解。
前朝更微雪,遥峰积素在。
萌芽虽未发,东作则有待。
恐妨举趾延,讵因怀荡骀。
朝来风日暄,郊原观顿改。
高峦雪色消,曲渚泉声浼。
路柳黄染丝,岩桃红吐蕾。
村氓治耕具,卖剑将牛买。
劝农岂虚饰,凭舆意殷倍。
大哉东皇德,与物乐和恺。
过宿迁命借给民籽种
宿预地卑湿,十岁九逢灾。
悇然思救济,剔鬟示前回。
去岁乃免涝,赈恩例弗推。
一夫苟向隅,如伤繫吾怀。
矧此瘠郡民,艰状忆向来。
较昔虽小差,曰苏实未哉。
当春东作兴,籽种要安排。
借给俾勤耕,庶几辟污莱。
便幸逢有秋,毋遽科呼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