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杂画·其七》全文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衡门昼长掩”开篇,衡门指的是简陋的门户,昼长掩则暗示了时间的悠长与环境的静谧。春草绿于积,春意盎然,绿草如茵,生机勃勃,与门户的静默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
接着,“倘有问字过,朝来见行迹。”诗人想象着若有访客前来,询问文字之学,那访客的脚步声会在清晨时分留下痕迹。这不仅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宁静,也暗含了对知识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以及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是明代文人画风的典型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道中
疢忧倦征行,金火方牴牾。
宵分饷群仆,乘月问前路。
小儿何自至,楫我陈洲渡。
暗浪击层崖,平沙起惊鹭。
莽苍川花开,冥蒙山气聚。
物情岂不嘉,闷滞非所遇。
铃语出林表,风期呼我住。
寻幽本素志,触热咏嘉句。
午枕得高深,复觉清景驻。
谁云适所愿,永乏济世具。
以兹一梦顷,可况百年遇。
咄哉郭氏子,破甑尚欲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