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道 州 将 赴 衡 州 酬 别 江 华 毛 令 唐 /吕 温 布 帛 精 粗 任 土 宜 ,疲 人 识 信 每 先 期 。明 朝 别 后 无 他 嘱 ,虽 是 蒲 鞭 也 莫 施 。
- 注释
- 布帛:织物,这里指代纺织品。
精粗:精细或粗糙。
任土宜:适合当地的习俗或环境。
疲人:疲惫的人。
识信:识别诚信。
每先期:总是提前感知。
明朝:明天。
别后:分别之后。
他嘱:其他的叮嘱。
虽:即使。
蒲鞭:古代用以责罚的细竹鞭,象征轻微的处罚。
也莫施:也不要施行。
- 翻译
- 纺织品的精细粗糙都适合当地的习俗,疲惫的人们总是能提前感知到诚信的信号。
明天分别之后没有其他的叮嘱,即使是最轻的惩罚也不要施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开头两句“布帛精粗任土宜,疲人识信每先期”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无论彼此之间有何等差异,都应以诚信为重,并且在疲惫之际也要坚守这一点。
第三句“明朝别后无他嘱”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淡然,没有其他特别的嘱咐或是依依不舍的情感表达。最后一句“虽是蒲鞭也莫施”中的“蒲鞭”常用来比喻微小或无关紧要的事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是一些细小之事,也都不愿去做,或许是在强调在分别之际,即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交代也视为多余。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然与豁达的情怀,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变迁的接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送西叔兄之官成都
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
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
未问人间多少士,一门男子头头立。
只其间、如许广文君,谁人识。冠盖会,渔樵席。
豪气度,清标格。要安排稳当,讲帷词掖。
蜀泮堂堂元不恶,犹嫌偏惠天西壁。
嘱公卿、著眼看乾坤,搜人物。
满江红.即席次韵宋权县彝约客
世道何常,都一似、水流云出。
叹自古、燕巾滥宝,楚山迷璧。
老我如今观变熟,行藏语嘿惟时适。
似沧溟、容得乘禽飞,双凫集。花露晓,松风夕。
经味永,山光吸。历岩中考第,案头月日。
物欲强时心节制,才资弱处书扶掖。
拟棕鞋、桐帽了平生,投簪舄。
江城子·其一约刘左史光祖谢会再和
如公何地不阳春。往来频。醉倾银。
闻道河阳,童稚正欢迎。
移向德威堂上著,疑潞国,是前身。
行人还又送行人。夜无尘。对丰神。
自古心知,别语转情真。
须信人生归去好,三径旧,四时新。
赠僧南游
吾少不学佛,吾道闻之尝。
虚灵一寸心,无贤愚圣狂。
人惟不自信,渺渺歧上羊。
师今紧寻觅,看是真有亡。
如行人贪程,如久客念乡。
一朝眼发明,家山俨成行。
追送刘侍郎以宝制帅湖北
士从西南来,落落仅八九。
半年北门道,几度釂别酒。
清朝志兴复,第一广英彀。
采采不及掬,引去遽盈斗。
矧今忠肃孙,卓荦汉庭右。
清矩仪班行,高怀局宇宙。
居然辍迩联,亟怀荆州绶。
恩章陟西戺,戎钺炫春昼。
世间行己地,随寓皆不朽。
著意护本根,虚怀阅忠厚。
上游屹长城,归来秉机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