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朝 台 送 客 有 怀 唐 /许 浑 赵 佗 西 拜 已 登 坛 ,马 援 南 征 土 宇 宽 。越 国 旧 无 唐 印 绶 ,蛮 乡 今 有 汉 衣 冠 。江 云 带 日 秋 偏 热 ,海 雨 随 风 夏 亦 寒 。岭 北 归 人 莫 回 首 ,蓼 花 枫 叶 万 重 滩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枫叶(fēng yè)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离别或变化的迹象。
归人(guī rén)的意思:指回归故乡或回归原来的状态。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岭北(lǐng běi)的意思:岭北指的是山的北面或北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远离中心地带。
南征(nán zhēng)的意思:南征是一个表示向南征战或征服南方的成语。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土宇(tǔ yǔ)的意思:指土地和天地,泛指天地间的一切事物。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印绶(yìn shòu)的意思:指官员的印信,也泛指重要的文件或证明。
有汉(yǒu hàn)的意思:有才干、有本领
云带(yún dài)的意思:指云彩在天空中的形状和排列。
- 翻译
- 赵佗向西已登上祭坛行礼,马援南征拓展了国土的广袤。
古越国从前没有唐朝的官印,如今边远地区也有了汉人的服饰。
江面上的云彩带着阳光,秋天却异常炎热;海边的雨随着风,夏天也感到寒冷。
从岭南回去的人啊,别再回头张望,那满是蓼花和枫叶的万重滩头令人感伤。
- 注释
- 赵佗:汉朝时期南越国的第一位国王。
西拜:向西进行祭祀或行礼,此指即位。
马援:东汉名将,曾多次领兵南征。
土宇宽:国土领域得到扩大。
越国:古代南方国家,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唐印绶:唐朝的官印,代指中央政权的管辖。
蛮乡:古代对偏远未开化地区的称呼,这里指岭南等地。
汉衣冠:汉族的服饰,象征文化的传播。
江云:江面上的云彩。
带日:伴随着太阳,指云彩在阳光照耀下。
秋偏热:秋季异常温暖。
海雨:海边的雨。
随风:随着风势。
夏亦寒:夏天也感觉寒冷。
岭北:岭南以北,通常指中原地区。
归人:返回家乡的人。
莫回首:不要回头看,寓意勿念过往。
蓼花:一种水边生长的草本植物,多用于形容秋景。
枫叶:枫树的叶子,也是秋日的象征。
万重滩:形容众多的河滩,此处比喻路途遥远且景色凄凉。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别离的场景,诗人在朝台上送别友人。开篇两句“赵佗西拜已登坛,马援南征土宇宽”通过历史人物的举动,勾勒出一幅壮阔的画面,其中包含了对英雄事迹的赞美与怀念。
接下来的“越国旧无唐印绶,蛮乡今有汉衣冠”则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深刻认识。这里的“越国”、“蛮乡”指的是南方边疆地区,而“唐印绶”、“汉衣冠”象征着中原文明,这两句表达了边疆与内地文化逐渐交融的历史进程。
第三、四句“江云带日秋偏热,海雨随风夏亦寒”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时空的意境。这里的“江云”、“海雨”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末尾两句“岭北归人莫回首,蓼花枫叶万重滩”,则是一种送别的叮咛。诗人告诫离去之人不要回头,只是因为景色迷人,容易留恋,但同时也隐含着对远行者的深深牵挂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以及对文化融合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卓越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