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离山间,忽已两改月。
饥人不忘食,未坐先已说。
八州(bā zhōu)的意思:指国家的领土广大,疆域辽阔。
愁绝(chóu jué)的意思:极度忧愁,悲伤到极点
触热(chù rè)的意思:触动热情,激发热烈的反应或情感。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大错(dà cuò)的意思:指错误的事情或错误的决策。
归马(guī mǎ)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家僮(jiā tóng)的意思:家中的仆人或佣人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久别(jiǔ bié)的意思:长时间分离或离开后再次相聚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曲折(qū zhé)的意思:指事物经历了许多弯曲的道路或经历了许多波折才能达到目标。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推寻(tuī xún)的意思:推寻指通过探索和寻找来找到答案或解决问题。
万虑(wàn lǜ)的意思:形容忧虑繁多,心事重重。
问讯(wèn xùn)的意思:向人询问消息或打听情况。
挟书(jiā shū)的意思:指以书籍作为借口或掩饰,暗中进行某种活动或目的。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自我(zì wǒ)的意思: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意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梦得所作的《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自我离山间,忽已两改月”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诗人离开山林后,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的时间。这种时间的快速流逝,既表现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也暗示了他对山间生活的怀念。
接着,“饥人不忘食,未坐先已说”两句,通过描写友人模在离开前的忙碌与兴奋,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模即将离去,他忙着准备行装,似乎忘记了吃饭,还未坐下就已经开始谈论着未来的事情。这种场景既温馨又略带伤感,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无奈。
“家僮挟书至,惊起慰愁绝”则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带来的书籍时的惊喜与安慰。在友人即将远行之际,家僮带来了书籍,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慰藉,让诗人暂时忘却了离别的愁绪。
“推寻到鸡犬,问讯穷曲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关注与担忧。他想象着友人一路的行程,从鸡鸣犬吠的村庄到遥远的地方,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此生岂多为,一壑万虑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人生短暂,不如选择一个宁静的山谷,放下一切烦恼,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可能复大错,更铸八州铁”则是对未来的忧虑与反思。诗人担心自己可能会犯下更大的错误,甚至铸就八州的铁器,暗示了对自身行为的审慎思考。
最后,“汝归马蹄轻,初不恨触热”是对友人归途的祝福,希望友人在炎热的天气中也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不因炎热而感到遗憾。
“殷勤报松竹,吾岂成久别”则是诗人对自然界的寄托,希望松竹能够传达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相隔久远,这份情谊也不会消逝。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还有对未来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雨过凉生,风来香远,柳塘池馆清幽。
圆荷万柄,芙蓉困倚轻柔。
暮霞映,日初收。
更满意、绿密红稠。
是牵情处,低回照影,特地娇羞。
惆怅好景难酬。
慰家山梦绕,十顷新秋。
庭空吏散,依然兴在沧洲。
未容短棹轻舟。
谩赢得、终日迟留。
笑空归去,篮舆路转,月上西楼。
鸣鸠乳燕。
春在梨花院。
重门镇掩。
沈沈帘不卷。
纱窗红日三竿,睡鸭余香一线。
佳眠悄无人唤。
谩消遣。
行云无定,楚雨难凭梦魂断。
清明渐近,天涯人正远。
尽教闲了秋千,觑著海棠开遍。
难禁旧愁新怨。
轻煤一曲染霜纨。
小屏山。
有无间。
宛是西湖,雪后未晴天。
水外几家篱落晚,半开关。
有梅花、傲峭寒。
渐看。
渐远。
水弥漫。
小舟轻,去又远。
野桥断岸,隐萧寺、□出晴峦。
忆得孤山,山下竹溪前。
佳致不妨随处有,小窗闲,与词人、伴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