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传癖(chuán pǐ)的意思:指坏习惯或不良行为通过传染传给他人,使他人也受到同样的影响。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方瞳(fāng tóng)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透彻,富有神采。
伏枕(fú zhěn)的意思:指睡觉时枕在脑后的枕头,比喻心中有事情想不开导致睡眠不安宁。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浪猜(làng cāi)的意思:形容人不切实际、轻率冒失。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闻声(wén shēng)的意思:指听到声音或消息后,立即做出反应或行动。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疑问(yí wèn)的意思:表示对某事情的真实性、正确性、合理性等存在疑问或怀疑。
犹疑(yóu nǐ)的意思:指犹豫不决,心中难以决定。
着眼(zhuó yǎn)的意思:注意、关注
昼永(zhòu yǒng)的意思:白天持续很久,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在甲戌夏六月因目疾自我哀悼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书籍和古籍的热爱,以及对年华老去、视力衰退的感慨。
首句“书淫传癖从吾好”,表达了诗人对书籍和古籍的痴迷与热爱,如同嗜好一般。接着“几得方瞳青再回”一句,描述了诗人渴望恢复视力,再次阅读书籍的愿望,其中“方瞳”可能是指圆眼睛,这里借指视力良好时的状态。
“昼永但思常伏枕,客来谁复共登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因病卧床,白天漫长,只能躺在床上思念过去的生活,客人来访时,也难以一同登高望远,流露出对健康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儿孙凭膝犹疑问,笑语闻声亦浪猜。”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家人之间的互动,尽管孩子们围绕膝下,却因视力问题而无法清晰地看到他们,只能通过声音猜测他们的笑声,体现了视力衰退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最后,“可是世情难着眼,故令老眼不须开。”诗人感叹于世事的复杂难以洞察,即使视力不佳,也不再强求开眼看世界,流露出一种看透世事后的淡然与释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因目疾而产生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相手文李道人
生有文在手,纵横殆天予。
其閒动成字,往往传自古。
舜袖梁武武,老十子贡五。
季友太叔虞,仲子竟归鲁。
仲弓有钩文,宰我亦握户。
敏士自文雅,习道本因辅。
邓渊彭神符,琐琐不足数。
李合陶士衡,三公皆定数。
白帝矜奇瑞,见诮汉世祖。
何为言祸福,历历如君语。
自言传希夷,妙处胜貌取。
见手知国封,况此细纹缕。
研油燎旃檀,始见掌中虏。
何如一览顷,坐谈乐与苦。
老我缩袖閒,不复烦推步。
子其访尘中,英杰在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