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城(bǎi chéng)的意思:指很多城市,形容数量众多的城市。
白粲(bái càn)的意思:形容文采或才华出众,光彩照人。
蜂起(fēng qǐ)的意思:指群众起来反抗压迫、争取自由或权益的行动。
鹄形(hú xíng)的意思:形状像鹄。
过从(guò cóng)的意思:相处、交往。
黄巾(huáng jīn)的意思:指反抗统治者、进行起义或暴动的人群。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三板(sān bǎn)的意思:形容行动、步伐稳定,没有丝毫动摇。
滔天(tāo tiān)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无法阻挡或控制。
徒工(tú gōng)的意思:指没有正式技术培训的工人,只凭经验和临时学习完成工作。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 注释
- 平地:原本平静的地面。
惊胥:突然的洪水。
怒:激起愤怒。
滔天:形容水势极大。
类鲧湮:如同大禹治水时的洪灾。
稍低:稍微降低。
三板水:泛指水面。
不活:夺去生机。
百城人:上百座城市的人们。
过从绝:与世隔绝。
徒工:工匠。
徙倚:徘徊。
鹄形:鸟儿的形态。
白粲:洁白的羽毛。
蜂起:像蜂群一样兴起。
黄巾:古代起义军的标志,这里可能象征起义者。
- 翻译
- 平静的土地被突然的洪水激起愤怒,如同大禹治水时的滔天洪流淹没一切。
稍微降低的水面,却足以夺去上百座城市的生机。
已经决定与世隔绝,工匠们频繁地徘徊无助。
鸟儿失去了洁白的羽毛,人们像蜂群般兴起,带着黄色头巾,暗示混乱和起义。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暴雨成灾的诗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雨水的猛烈与洪水带来的破坏。"平地惊胥怒"直接展现了大自然的愤怒和力量,如同惊恐的人群;"滔天类鲧湮"则将这场暴雨比作天空中翻腾的巨浪,给人以压迫感。
"稍低三板水,不活百城人"一句通过数字的具体性增强了画面感,暗示了一旦水位上升到一定程度,将会带来极大的灾难,使得成千上万的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已拚过从绝,徒工徙倚频"则描绘出人们在洪水中的无助与挣扎。
接下来的两句"鹄形无白粲,蜂起有黄巾"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来强调雨后的情景。"鹄形"指的是天鹅的形状,但这里却是没有白色光泽的天空,暗示着阴沉与不详;而"蜂起有黄巾"则是一种生动的描写,即使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蜜蜂依然穿梭于黄色的花朵间,展现了生命力和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极端天气的刻画,以及对人类生活与自然抗争情景的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灾害后重建、生命尊严及自然力量的心灵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回山人榴皮题壁旧韵
芒鞋记踏青犹软,野径萦纡雪尚馀。
走笔锓珉增愧色,可无换谷一篇书。
潘茂洪出疆回以汴都画山水扇见遗报之五言
嵩华平生梦,骑驴未得游。
橐中分雅惠,掌上起新秋。
报国何能早,需时莫漫忧。
秖应长近眼,过夏亦佣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