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卜居(bǔ jū)的意思:预测未来并居住
草草(cǎo cǎo)的意思:草率、匆忙、不认真
大学(dà xué)的意思:大学指的是高等学府,是指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学校。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讲幄(jiǎng wò)的意思:指主持大会或宴会时主持人站在讲台上发言,比喻主持大局或起带头作用。
经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能够治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的才能和智慧。
苦相(kǔ xiāng)的意思:形容面容憔悴、苦楚的表情。
岭南(lǐng nán)的意思:岭南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指广东省一带的地域。
民物(mín wù)的意思:指人民和物质,即人和物。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勤勤(qín qín)的意思:勤奋努力,勤勉不懈。
丘墟(qiū xū)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没有丘陵起伏的地方。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无命(wú mìng)的意思:没有命运或命运不可预测
相臣(xiāng chén)的意思:指相互为臣子,互相侍奉。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行宫(xíng gōng)的意思:行宫指的是皇帝或高官的行宫。
学书(xué shū)的意思:学习读书和写字。
有才无命(yǒu cái wú mìng)的意思:形容人有才华却无机会施展,或者形容人有才能但运气不佳。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厓山大忠祠诗四首》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反思,表达了对古代忠臣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首句“汴城杭郭总丘墟”,以“丘墟”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昔日繁华的汴京和杭州如今只剩下荒凉废墟的景象,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接着,“三百年来此卜居”则点明了时间跨度,强调了这种变化的长久性。
“海内山河非汉有,岭南民物是周馀。”这两句通过对比,指出中原地区不再是汉朝的领土,而岭南地区则保留着周朝时期的遗存,暗含了对国家版图变化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传承的差异。
“行宫草草慈元殿,讲幄勤勤大学书。”这里通过描述行宫的简陋和教育的勤奋,展现了古代君主在艰难时期仍不忘教育和治理国家的决心,体现了对古代帝王勤政爱民精神的赞美。
最后,“辛苦相臣经国念,有才无命欲何如。”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辅佐君王的宰相们在国家治理中付出辛劳却命运多舛的同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思考:即使有才华和努力,但若无天命或运气相助,又将如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遗迹的描写和对古代忠臣的缅怀,深刻地探讨了国家兴衰、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