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华国(huá guó)的意思:华丽的国家,指富饶繁荣的国家。
啾唧(jiū jī)的意思:形容小鸟叫声或小动物的声音。
狼藉(láng jí)的意思: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李子(lǐ zǐ)的意思:指人们常见的李子果实,用来比喻事物的本质或实质。
上中(shàng zhōng)的意思:指居于中间或较高的位置;也指居于上层社会、地位较高的人。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首尾(shǒu wěi)的意思:指事物的开头和结尾,或者指事情的起因和结果。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兔子(tù zi)的意思:指人说话不负责任,言而无信。
雄争(xióng zhē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雄性动物争夺领地、争夺配偶等情况下所展现的激烈斗争。也用来形容人们为争夺权力、地位、荣誉等而进行的激烈竞争。
猿猴(yuán hóu)的意思:猿猴是指猿类和猴类动物,也用来比喻行为举止狂野或粗鲁的人。
中华(zhōng huá)的意思:指中国,泛指中华民族
-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乱世中各种动物的混乱与不安,隐喻了社会动荡和权力更迭的景象。开篇“八雄争天下,狫鼠先啾唧”,以“八雄”象征众多争夺权力的势力,“狫鼠”则暗指那些在乱世中趁机作乱的小人,它们的“啾唧”声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动乱。接着“兔子上天床,猿猴三下失”,通过兔子与天床、猿猴的失足,形象地展现了局势的不稳定和危机四伏。
“李子生狼藉,乃牛生叛䍽”两句,以李子的狼藉和牛生叛乱,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沦丧。最后“群犬嘶首尾,走上中华国”,群犬的嘶叫和混乱行动,象征着社会底层民众的不满与反抗,最终将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动物行为的夸张描述,巧妙地反映了唐代末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现实状况,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忧虑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陇头吟
洮云飞飞渡陇水,白骨疆场泣新鬼。
闺中少妇闻笛声,旧怨新愁深骨髓。
陌头杨柳飞白花,去年此日才离家。
谁知渡陇不复返,儿孤母老天之涯。
陇头之水声咽咽,路上行人心似铁。
只听流水声,不看流水血。
黄沙白草秋茫茫,终年眼望胡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