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画箕子畴,恐亦出此意。
汉儒灾异学,可择但勿泥。
地分(dì fēn)的意思:指地位、身份、等级的差别。
六位(liù wèi)的意思:指六个数字。
六气(liù qì)的意思:指人的神态和气质,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或风度。
三阴(sān yīn)的意思:指人的三个阴暗面或阴险狡诈的特点。
三阳(sān yáng)的意思:指阳气充足、健康强盛。
五行(wǔ xíng)的意思: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或物质,也代表了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和相互关系。
异学(yì xué)的意思:
(1).指异教。《<百喻经>序》:“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
(2).指异教徒。《法苑珠林》卷十九:“ 大迦叶 所选得千人……知皆能论议,降伏异学。”
(3).旧指儒家以外的其他学派、学说。 宋 王安石 《答曾子固书》:“ 扬雄 虽为不好非圣人之书,然而 墨 、 晏 、 邹 、 庄 、 申 、 韩 ,亦何所不读?彼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 宋 陆游 《书房杂咏》之一:“异学方攘斥,浮文亦扫除。” 清 刘大櫆 《祭尹少宰文》:“醇儒不作,异学披猖,杂揉老佛,入阴出阳。”
应天(yīng tiān)的意思:顺应自然,适应天地之道
灾异(zāi yì)的意思:意外的灾祸或异常的事物
此诗蕴含了深厚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特别是对《易经》和《黄帝内经》的理解。在这短短的几句话中,作者方回通过三阴三阳与六气的概念,展示了宇宙间阴阳交感、五行相生的自然法则。诗中“三阴与三阳,应天之六气”一句,直接点出了宇宙间阴阳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核心观念之一。
接下来的“五行加相火,于地分六位”,则是在描述五行(木、火、土、金、水)在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规律,其中以火为中心,可能是因为火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这里所谓“六位”或许指的是五行加上一个中央之位,以此来解释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原理。
而“羲画箕子畴,恐亦出此意”,则是在提及古代圣人羲和之类对天文地理的研究,以及后来的儒家学者箕子(即孔子的弟子颜回)在这方面的发挥。这里的“畴”字,常用来指代田野或土地,这里可能是暗示宇宙间的自然法则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最后,“汉儒灾异学,可择但勿泥”,表达了作者对于后世汉代儒家以及其它学派在解读古籍时出现的种种扭曲和误解持批评态度。这里的“灾异”指的是异端邪说,而“勿泥”则是警告后人不要陷入这些错误的理解。
总体而言,这段诗文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天文学等多方面知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宇宙法则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