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醇风(chún fēng)的意思:
淳朴宽厚的作风。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但先生手定的《章氏丛书》内,却都不收录这些攻战的文章……由我看来,其实是吃亏,上当的,此种醇风,正使物能遁形,贻患千古。”
方领(fāng lǐng)的意思:指能力高强、才干出众的人。
风欠(fēng qiàn)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做事轻率冒失,缺乏稳重和谨慎。
扶世(fú shì)的意思:扶持社会,造福世界。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圜冠(huán guān)的意思:指人的头顶
江西(jiāng xī)的意思:指人们对江西省的称呼,也可用来指代江西的地理位置或特点。
理人(lǐ rén)的意思:理解人心,善于洞察他人的思想和感情。
礼饮(lǐ yǐn)的意思:以礼仪的方式享用饮食或饮品。
民彝(mín yí)的意思:和谐共处,民众团结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世道(shì dào)的意思:世界上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天理(tiān lǐ)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伦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王道(wáng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者领导者必须以公正、正义、宽容和富有道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或者管理事务。
文物(wén wù)的意思: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物品。
乡贤(xiāng xián)的意思:指在乡村中有声望、有才能的人。
修礼(xiū lǐ)的意思:修饰礼节,整理仪容仪表。
有底(yǒu dǐ)的意思:有底指有底气或有把握,表示有自信心或有把握做某件事情。
转移(zhuǎn yí)的意思:指改变方向或位置,将某物从一个地方或状态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或状态。
- 翻译
- 旴江地区文物繁多,江西的淳朴风俗未曾改变。
真正依赖的是乡里的德高望重者来支撑社会风气,共同遵循礼仪教导百姓遵循传统。
那位眉毛斑白、历经四朝的老者,身着方领圆帽,体现了三代以来的礼仪典范。
天理和人心并非来自外界,确实,王道的道理并不难理解。
- 注释
- 旴江:旴江,古代河流名,今江西省东部地区。
文物:古代遗留的文化遗产或珍贵物品。
醇风:淳朴的风俗。
欠转移:未曾改变。
乡贤:乡里的德才兼备的人。
世道:社会风气。
礼饮:遵循礼仪的宴饮。
民彝:百姓的传统习俗。
厖眉:眉毛斑白,形容年长。
华发:白发。
四朝老:经历四个朝代的老者。
方领:古代官员的服装,方形衣领。
圜冠:圆形的帽子,古代士大夫的冠饰。
天理:自然法则或道德原则。
人心:人的本性或良知。
王道:古代以仁政治理国家的道路。
不难知:容易理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文化传承与人文关怀的意境。开篇“旴江文物盛江西”即勾勒出一片繁荣之地,文物丰富,气氛浓厚。紧接着,“有底醇风欠转移”则表明这种文化底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不断传承与发展的。
“端藉乡贤扶世道”中的“端藉”指的是古代礼仪之邦,乡贤即地方上的德才兼备者,他们扶持世道,即在社会上起着维护和引导的作用。“共修礼饮迪民彝”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贤人如何通过共同修习礼节、举行酒宴来教化百姓,彝为古代盛器,这里借指人们的心性被开启和净化。
“厖眉华发四朝老”中的“厖眉”形容面色红润,华发则是头发秀美,整句表明诗人历经四朝而仍保持着青春的风采。“方领圜冠三代仪”则展示了诗人不仅外表威严,而且内心坚守古代圣人的礼仪。
最后两句“天理人心非外有,信乎王道不难知”,意在说明人性与天道是相通的,不需要过多外在的教条和束缚,只需顺应自然的规律,王道(即君子的道德)便不难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文化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信守,以及对于社会责任和个人修养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采莲曲四首·其四
江上晚来新过雨,亭亭芙蕖在绿水。
芳洲香雾杂红云,兰舟喜杀秾妆女。
年来年去世情空,花落花开香十里。
今年欢笑复明年,几向花前共花语。
荷花颜色只如旧,妾颜未必长娇美。
只愁八月殒清霜,吴中一夜秋风起。
荷花娇媚人共誇。九洲三岛蒸红霞。
采莲女郎十数辈,唯有阿姨颜色娇如花。
自从嫁后懒梳洗,十年不见音信赊。
管取明年采莲去,撑?直过阿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