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侪辈(chái bèi)的意思:同辈;同一代人。
丁年(dīng nián)的意思:指人的年龄在十三岁至十八岁之间的青少年阶段。
皓首(hào shǒu)的意思:指头发白,年老的样子。形容人年纪大。
后生(hòu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或资历较浅的人。
科第(kē dì)的意思:指官职高的人,也指高级官员。
髦英(máo yī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前贤(qián xián)的意思:指古代有才德的先贤和前辈人物。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的《忆童试有作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参加童试的回忆与感慨。
首句“皓首儒冠耻圣明”,诗人以“皓首”形容自己年老,以“儒冠”自指,表明自己身为儒者,却在晚年反思年轻时的作为,感到羞愧于未能达到圣明的标准。这里既有对自身过去的反省,也暗含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次句“丁年重见集髦英”,“丁年”指壮年时期,“髦英”则比喻才华出众的年轻人。此句描绘了诗人年轻时与众多才俊一同参加考试的情景,强调了当时人才济济的盛况。
接下来的“敢将科第夸侪辈”,诗人用“科第”指科举考试的成绩,表明自己不敢轻易地在同辈中炫耀自己的成绩,体现了谦逊的态度和对同辈才能的尊重。
最后,“转觉前贤愧后生”则表达了诗人对前辈和后辈的感慨。他认为自己在前人面前感到惭愧,而对后辈则充满了敬佩,体现了对历史传承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待与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顾个人经历,表达了对自我成长的反思、对时代人才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