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武略复和尖字韵见赠走笔奉酬》
《高武略复和尖字韵见赠走笔奉酬》全文
金 / 王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落纸千篇笔退尖,我方刻画无盐

鼎钟后知谁识,糟曲其閒想自嫌

冀北群须伯乐,嗣西江派得洪炎。

便当觅取高师著,此去心颜更可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当(biàn dɑng)的意思:便利、方便。

伯乐(bó lè)的意思:指能识别人才的人。

鼎钟(dǐ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庄重。

后知(hòu zhī)的意思:事后才知道,事后才觉察到。指人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

冀北(jì běi)的意思:指北方地区,特指河北省的北部地区。

刻画(kè huà)的意思:通过描绘、描述来表达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落纸(luò zhǐ)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写得字迹清晰整齐。

觅取(mì qǔ)的意思:寻找并获得所需要的东西或信息。

无盐(wú yán)的意思:指某人的言辞平淡无味,缺乏热情和激情。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心颜(xīn yán)的意思:心灵的美好状态,指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情感状态。

糟曲(zāo qǔ)的意思:形容事情或情况非常糟糕,困难重重。

之后(zhī hòu)的意思:表示时间上在某个事件或动作之后。

自嫌(zì xián)的意思:指自己对自己不满意,自己对自己有所埋怨。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王寂所作的《高武略复和尖字韵见赠走笔奉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文才与艺术的深刻理解。

首句“落纸千篇笔退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挥毫泼墨,文思泉涌,千篇佳作一气呵成的场景,同时“笔退尖”也暗示了诗人技艺的精湛与锐利。接着,“我方刻画老无盐”一句,以“老无盐”比喻自己年老体衰,但仍坚持文学创作,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鼎钟之后知谁识”借用古代青铜器的比喻,暗示自己的作品在历史长河中可能被遗忘,表达了对后世理解与认可的期待。“糟曲其閒想自嫌”则通过酿酒过程中的发酵物,暗指自己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瑕疵,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严格要求与自我反省。

“顾冀北群须伯乐”引用了“伯乐相马”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有像伯乐一样的人物能发现并赏识自己的才华。“嗣西江派得洪炎”则提到宋代文学流派,暗示自己继承了这一文学传统,并且在作品中注入了热烈的情感。

最后,“便当觅取高师著,此去心颜更可潜”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更高明的老师来指导自己,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将更加深入地探索文学世界,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还蕴含了对艺术追求的深沉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作者介绍

王寂
朝代:南北朝

猜你喜欢

绿萍

密密绵绵满草堂,不容红日下沧浪。

却因风扫沾泥土,燕子衔来上画梁。

(0)

水调歌头·其三壬寅九月,谒季修,题其书室壁曰秋斋梦谒,复以进道韵续之

秋斋多梦谒,舌本欲生烟。

独步一庭明月,雁字已横天。

作个生涯不遂,松竹雨荒三径,却忆五湖船。

小阮贫尤甚,犊鼻挂长竿。白鸥汀,风共水,一生闲。

横琴唳鹤,要携妻子老云间。

灯火荧荧深夜,高卧南窗折几,杯到不留残。

莫遣江湖手,遮日向长安。

(0)

除夜·其二

吴钩不是怒鲸鲵,夜半刘琨屡舞鸡。

十载载春游太学,二年年夜宿圜扉。

楚盘未必资毛遂,周粟如何饱叔齐。

尘世功名傥来尔,无言桃李自成蹊。

(0)

吴门道归书怀

投閒三十年,日与木石俱。

暮景际休明,搜罗逮樵渔。

洪造赐甄收,群公交荐书。

殷勤奉明诏,婉娈辞田庐。

一寒不自揣,五穷暗揶揄。

行行步京畿,迎劳多轩车。

眼青见故人,皆叹此老臞。

形容不自惜,奈此气昏愚。

席间迷旧识,笔底误新书。

十目所共睹,一语良非虚。

傥昧知止戒,不反田园居。

去去入脩门,蹇步接天衢。

深虞眩闻见,狂易滋发舒。

吁天写真情,浩歌赋归欤。

(0)

夏初临.夏景

泛水新荷,舞风轻燕,园林夏日初长。

庭树阴浓,雏莺学弄新簧。小桥飞入横塘。

跨青苹、绿藻幽香。朱阑斜倚,霜纨未摇,衣袂先凉。

歌欢稀遇,怨别多同,路遥水远,烟淡梅黄。

轻衫短帽,相携洞府流觞。况有红妆。

醉归来、宝蜡成行。拂牙床。纱厨半开,月在回廊。

(0)

吴山雪霁

九天宫阙春风满,陆地楼台夜月寒。

铁笛一声吹雁落,片云不到玉栏干。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