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垂阮服终成强,腹晒隆书顾几何。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磨(bù mó)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和困扰。
穿针(chuān zhēn)的意思:指非常熟练地穿过针眼,比喻做事或说话十分精细、熟练。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酣歌(hān gē)的意思:指高兴地欢唱歌曲或大声歌唱。
河鼓(hé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嘹亮。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漫道(màn dào)的意思:漫无边际的道路,形容非常宽广或没有限制的道路。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限隔(xiàn gé)的意思:限制或隔离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银潢(yín huáng)的意思:形容物体发出明亮的光芒,像银一样闪耀。
樽酒(zūn jiǔ)的意思:指大量酒水,也比喻丰盛的酒席。
- 鉴赏
这首《七夕》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对传统节日七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人生及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首句“此夕流传久不磨”点明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历经岁月而不衰,其文化意义深入人心。接着“相逢樽酒且酣歌”描绘了人们在七夕之夜欢聚一堂,饮酒唱歌的欢乐场景,体现了节日的热闹与喜庆氛围。
“竿垂阮服终成强,腹晒隆书顾几何”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七夕的习俗与人物形象巧妙结合,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思考。其中,“竿垂阮服”可能暗指悬挂灯笼或装饰物的情景,而“腹晒隆书”则可能象征着读书人或学者在节日中的状态,通过这些意象,诗人探讨了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
“漫道银潢能限隔,未闻河鼓畏风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银潢(银河)象征着天上的阻隔,而河鼓(牛郎星)则是民间传说中七夕故事的主角。这两句诗表达了即使存在距离和困难,人们仍然能够跨越障碍,追求心中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人间的爱情与生活的复杂性,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最后,“楼间安用穿针乞,世上纷纷巧已多”以反问的形式结束,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已经拥有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愿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穿针乞巧活动。这既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也是对时代变迁的反映,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七夕》不仅描绘了节日的欢乐景象,更蕴含了对人生、爱情以及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俊民三十年前凡两寄诗时困于世故俱不克和常抱此欠近理败箧忽见两诗岁月可惊凄然有感辄赋长句附便以谢不敏
囊锦当时两度传,箧藏中袭墨尤鲜。
高情应怪诗邮断,末路那禁俗累缠。
过客谈君吟转妙,闭门笑我病堪怜。
擘笺漫寄西风去,唤起乡盟三十年。
次韵金壁夫见寄
万缘勘破等飞烟,习气消除得圣颠。
扑满无情又佚老,鸱夷有味可留年。
美人渺渺空勤梦,吾道悠悠莫问天。
上界从来足官府,山林自好更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