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子昂枯木竹石》
《题子昂枯木竹石》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海(bì hǎi)的意思:碧海指的是湛蓝的海洋,形容海水清澈透明。

彩凤(cǎi fèng)的意思:指美丽多彩的凤凰。

翠袖(cuì xiù)的意思:形容女子手臂纤细柔美,如翠玉般婉约动人。

凤翎(fèng líng)的意思:形容物体轻盈、美丽,象征高贵、优雅。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归老(guī lǎo)的意思:指老人回到自己的家中,也可以引申为老人退休、回乡等。

画屏(huà píng)的意思:指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华屋(huá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华丽、豪华。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娉婷(pīng tíng)的意思:指女子举止端庄、温柔婉约的样子。

晴窗(qíng chuāng)的意思:指晴朗的天气下打开窗户,也比喻心情舒畅、欢乐。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松雪(sōng xuě)的意思:形容雪量大而松散

琬琰(wǎn yǎn)的意思:形容珍贵的宝玉或美玉。

余馨(yú xīn)的意思:指余味香醇、余韵悠长的芳香。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珊瑚树(shān hú s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事物或人。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俨所作,名为《题子昂枯木竹石》。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静谧。

首句“碧海珊瑚树”以珊瑚树比喻稀有的珍宝,象征着美好与珍贵的事物。接着,“晴窗彩凤翎”描绘了阳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色彩斑斓的凤凰羽毛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明亮而生动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出自然界中的美丽与生机。

“紫苔封琬琰,翠袖倚娉婷”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紫苔覆盖在琬琰(美玉)之上,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长之态,也寓意着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沉淀。翠袖倚靠在娉婷(姿态优雅)的女子身上,暗示着一种静谧而优雅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可能暗喻着诗人对理想生活或艺术境界的向往。

“秋色淡华屋,凉风生画屏”则将视角转向季节的变化与室内环境的描绘。秋色淡雅,华屋显得更加宁静,凉风拂过,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赋予了生命。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玉堂归老日,松雪洒余馨”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期待与憧憬。玉堂,常用来形容高雅的居所,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理想的归宿。归老日,即晚年,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松雪洒余馨,则是用松树和雪花的清雅来象征内心的纯净与超脱,余馨则意味着这种美好与宁静将永远留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小伊州

频年转战未封侯,还逐高阳酒伴游。

醉后秖今愁出塞,双鬟又唱小伊州。

(0)

卫河八绝·其四

十五谁家女,红妆娇自多。

低头浣衣坐,不解听吴歌。

(0)

壬戌春日阅邸报有感二首·其一

征兵索赋罢何时,西蜀东韩事可危。

戈戟舌端谋国少,军麾纸上出关迟。

天威未取鲸鲵僇,庙算犹同燕雀嬉。

战守茫茫纷聚讼,狐臣纬恤泪空垂。

(0)

夜坐

篝灯常独坐,瀹茗与摊书。

残月半窗白,寒星彻夜疏。

不眠增昼短,延漏惜冬余。

此意自终古,中怀未忍虚。

(0)

闲居寄友

家住青溪曲,春深花竹迷。

君来若相问,直过石梁西。

屋壁峰阴合,门篱槿叶齐。

萧然半迂事,课水灌园畦。

(0)

城山六言四首·其二

禾黍平连远陌,牛羊半下重冈。

花影垂帘弄色,茶烟隔屋吹香。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