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塞曲·其二》
《出塞曲·其二》全文
明 / 童轩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出得皋兰北,愁云一望赊。

野狐啼古堠,燐火照寒沙

铁甲披风冷,牙旗卷雨斜。

单于犹未灭,战士莫思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愁云(chóu yún)的意思:指忧愁、烦闷的心情或气氛。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皋兰(gāo lán)的意思:指高山和广阔的平原,用来形容地势高低不平的地方。

寒沙(hán shā)的意思:形容寒冷而凄凉的沙地或沙漠。

披风(pī fēng)的意思:指人们披在肩上的大衣,比喻掩盖真实面目,隐藏真实意图。

铁甲(tiě jiǎ)的意思:形容坚固不透的盔甲,比喻坚不可摧的力量或防御能力。

牙旗(yá qí)的意思:指战争中的旗帜或军旗。

野狐(yě hú)的意思:指狡猾狡诈的人。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战士(zhàn shì)的意思:指参加战争并勇敢作战的人,也泛指为了某种事业而奋斗的人。

鉴赏

这首明代童轩的《出塞曲(其二)》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壮志。首句“出得皋兰北”,点明了戍边者的行踪,已经远离了故乡皋兰,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离愁。"愁云一望赊",通过愁云的辽阔无垠,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野狐啼古堠,磷火照寒沙”,运用了自然景象来烘托边塞的荒寂,狐狸的哀鸣和磷火的闪烁,增添了凄凉气氛。"铁甲披风冷,牙旗卷雨斜",通过写战士们身披冰冷铁甲,面对风雨飘摇的牙旗,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军魂和战斗环境的恶劣。

最后两句“单于犹未灭,战士莫思家”,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还未结束,边疆安定犹需努力的决心,同时也寄寓了对戍边战士们坚守岗位、勿忘使命的期望。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边塞诗常见的家国情怀和戍边将士的英勇精神。

作者介绍

童轩
朝代:明

(1425—1498)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猜你喜欢

和吕吏部观延庆院李唐画山水·其二

游戏仙人出道场,宝山珠树发神光。

坐间举手分天界,移入毗耶一室方。

(0)

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其五

平生荣遇更谁如,窃位妨贤四纪馀。

昔冠北门诸学士,今先南省六尚书。

演纶岂有文章称,调鼎仍惭绩效疏。

弭役销兵恨无策,退朝长是闭门居。

(0)

过留侯庙

倚剑悬弓默运筹,终令敌国寝戈矛。

八年楚业守归汉,三万齐封不愧留。

壮岁早从黄石计,功成却伴赤松游。

当时不与人间弃,应有文风静九州。

(0)

次韵明甫西园之什·其二

轻飙自何来,破我池面绿。

龙牙可方床,清梦绕修竹。

苦遭鸟将雏,咿喔丈人屋。

两家饷浊醪,谁能问斗斛。

妙意不可名,杯深睡初足。

(0)

次韵刘宽夫题学士进此庵

道人清净观,梦幻阅诸有。

成心自得师,论世方结友。

默如彼上人,语合亡是叟。

问焉一得三,疑者十居九。

人情置冰炭,赋性甚杞柳。

一波失源流,六凿开户牖。

客尘不暂住,习气既悠久。

闻言虽转头,遇事还掣肘。

志目或中眉,画虎终类狗。

我持测海心,来听谈天口。

尚迷指端月,那辨日中斗。

如抽一茧丝,欲缚千牛首。

勉赓进此歌,代斲恐伤手。

(0)

春日杂咏·其八

二月忽已破,一春强半过。

提壶工唤客,布谷巧当歌。

得酒先愁尽,惜花翻恨多。

逢辰不为乐,明日复如何。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