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白陂陈处士·其一》
《访白陂陈处士·其一》全文
宋 / 乐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沿溪复践云,云边访道人

水声齐入耳山色来绕身。

闻君话经济,使我开精神

少微星在此,飞诏何因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访道(fǎng dào)的意思:指拜访名山大川,寻找道家的智慧和启示。

飞诏(fēi zhào)的意思:指官员奉旨迅速行动,快速处理事务。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开精(kāi jīng)的意思:指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入耳(rù ěr)的意思:指言语或声音听起来舒服、顺耳。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少微(shǎo wēi)的意思:微小到极点,极少量

因循(yīn xún)的意思:指按照旧习惯或固定模式行事,不求创新或改进。

注释
沿溪:沿着溪流。
复践:再次踏足。
云:云雾。
道人:道士。
水声齐入耳:流水声声都传入耳朵。
山色来绕身:山色仿佛包围着我。
君:你。
话:谈论。
经济:国家治理和生计。
开精神:提振精神。
少微星:暗指贤能之人。
此:这里。
飞诏:传达圣旨。
何因循:为何拖延不发。
翻译
沿着溪流再踏云雾,去探访那山中的道士。
流水声声入耳,山色仿佛环绕在我身边。
听到你谈论国家治理和生计之道,让我精神焕发。
此处有如少微星般明亮,为何传达圣旨却迟迟不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山水间游走,探讨经济之道的意境。诗中“沿溪复践云,云边访道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寻访和追随,环境是云雾缭绕的山川之間,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水声齐入耳,山色来绕身”则通过感官描写,展现出大自然与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人的耳边充满了清澈溪流的声音,而目光所及之处,则是环绕在身的山色,这种描写营造了一种心旷神怡的氛围。

“闻君话经济,使我开精神”一句,显示了诗人对友人谈论经济之道时的激赏与启发。这里的“经济”,不仅指物质财富的管理,也可以理解为治国理政的智慧。这句话传达出交流思想对个人心灵成长的重要性。

最后,“少微星在此,飞诏何因循”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天上的少微星座一般明亮坚定,不愿意因为任何原因而停滞不前。这里的“飞诏”,可以理解为迅速传递的命令或者是启示,暗含着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心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际交流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朋友间思想交流的珍视。

作者介绍

乐史
朝代:宋

(930—1007)抚州宜黄人,字子正。仕南唐为秘书郎。入宋,为平厚县主簿。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以现任官举进士,赐及第。历三馆编修、直史馆,知舒、黄、商州,以老疾分司西京。为官颇以贿闻,然勤于著述。自太宗雍熙至真宗咸平间,献所著书《贡举事》、《登科记》、《广孝传》、《总仙记》、《上清文苑》、《广卓异记》、《仙洞集》等凡八、九百卷,尤以《太平寰宇记》著名。
猜你喜欢

雨久初晴

梅花吐冷魄,竹子舒烟尾。

晞影落寒檐,微微苔甲起。

向虚置楷床,卧听鸠妇喜。

发垆熨古灰,一片沉心死。

乍闻邻塾言,儿童摊润纸。

乳鸟背窗啼,花间掠红紫。

(0)

吴人求别诗

闻名不识面,胜于识面者。

未晤先惜别,形骸翻是假。

京师沙砾场,风光少秀冶。

乐事尽输吴,蓟酒独难舍。

空囊何所恋,身轻等飞瓦。

夜雨潞河风,秋郊吴苑马。

(0)

幽花

幽花不知姓,独绣楚江隈。

宁为无人见,春风自剪裁。

(0)

姑苏留别子公

欲别未别吴山前,预作相思萦昼眠。

笑引西蒙问东海,不知谁是懒中仙。

(0)

送游静之二尹无

乡邑知名士,寒松操愈坚。

晋陵看发轫,赞府试烹鲜。

柳色沿溪涨,椐阴夹道平。

典刑遗老在,文物故家传。

化及争先赋,庭馀示辱鞭。

何当对披豁,重软惠山泉。

(0)

观瑞兰应教之作

兰出内家丛,瞻依礼殿东。

紫包凝瑞霭,翠盖倚帡幪。

露缀中霄近,盆联九畹空。

并花分采日,异蒂合香风。

造化恩私渥,华清雨气通。

炎氛亭午净,葱茜逼春融。

共说休祥夥,由知本实丰。

凤髦占玉树,龙种恊斯螽。

岐麦歌宁羡,连槐颂可同。

谬期神理察,益算等华嵩。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