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十 八 日 听 传 胪 有 作 明 /李 东 阳 金 莲 影 与 赭 袍 明 ,华 盖 前 头 次 第 行 。黄 纸 数 行 丹 诏 字 ,鸿 胪 三 唱 甲 科 名 。云 边 晓 日 中 天 见 ,梦 里 春 雷 昨 夜 声 。归 向 长 安 听 人 语 ,圣 朝 罗 网 尽 豪 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春雷(chūn léi)的意思:指春天雷声,比喻激起人们革命斗志的事物或人。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丹诏(dān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诏书,也可指君主的命令。
第行(dì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一方面或某一行业中排名第一,具有领先地位。
归向(guī xiàng)的意思:指回归、归宿、回到本来的位置或状态。
豪英(háo yīng)的意思:豪杰英雄,指有志气、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鸿胪(hóng lú)的意思:指担任重要官职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地位显赫的人。
华盖(huá gài)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帐幕或帐篷,也形容权势显赫的人物。
甲科(jiǎ kē)的意思:指第一名、第一等级,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在某方面的能力或成就非常突出。
金莲(jīn lián)的意思:指一个女人的美貌和狡诈。
科名(kē míng)的意思:科学家的名字,指代有才能和学问的人。
罗网(luó wǎng)的意思:指巧妙而巧妙的计谋或手段,将人困住或陷入困境。
前头(qián tou)的意思:表示位置或时间上在前面,也可用来表示优先或领先。
日中(rì zhōng)的意思:指白天的时间,也可以用来表示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
三唱(sān ch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高亢而激昂。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赭袍(zhě páo)的意思:形容人穿着朴素、不华丽的衣服。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十八日听传胪有作》描绘了皇帝宣召新科进士的场景。首句“金莲影与赭袍明”,以金色莲花和深红色官袍的鲜明对比,展现出皇家仪仗的庄重与辉煌。次句“华盖前头次第行”进一步描绘了队伍的有序行进,华盖之下是新科举子们的恭敬前行。
第三句“黄纸数行丹诏字”,形象地写出皇帝的诏书上朱笔书写,显示出皇命的威严和重要性。接着,“鸿胪三唱甲科名”则通过鸿胪寺官员三次高唱状元及诸进士的名字,渲染出科举考试揭晓后的激动人心时刻。
“云边晓日中天见,梦里春雷昨夜声”两句,将现实的场景与梦境相融合,暗示新科进士们在期待中度过了漫长的一夜,此刻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听见了象征着新生的春雷。
最后,“归向长安听人语,圣朝罗网尽豪英”表达了对新科进士们即将回到京城,投身于圣明朝廷,成为国家栋梁的期许,也暗含了对人才被朝廷网罗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科举制度下人才选拔的庄重与荣耀,以及对盛世人才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薄暮练川朱侯过访小语别去寄赠一章
一雨吐新蛤,千村生夏凉。
传呼邑侯至,能使野人忙。
早麦鸠堪噎,邻篘蚁借尝。
微言露雄白,小坐逼昏黄。
有懒酬高谊,无求恕老狂。
今看孺子榻,犹带令君香。
车马初疑梦,闾阎未忍忘。
还同孝宣季,朱邑在桐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