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蔽亏(bì kuī)的意思:遮掩亏损,掩盖缺点或错误,以避免损失。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伐木(fá mù)的意思:砍伐树木。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习礼(xí lǐ)的意思:指人们习惯于遵守礼仪和规范,尊重他人,注重礼貌。
阴晴(yīn qí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或晴朗的变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境况时好时坏。
有神(yǒu shén)的意思:指有神奇的力量或者有非凡的才能。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储潭庙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而富含哲理的情感。首句“习礼当时曾伐木”,以“习礼”二字开篇,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文明的更迭,接着“曾伐木”则点明了过去对自然的干预,引出后文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感慨。次句“蔽亏日月失阴晴”,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树木的茂盛与衰败与日月的光明与晦暗相联系,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更替,同时也隐喻了人事的兴衰和世事的无常。
“不知曾有神仙过,试问祠前老树精”,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神话传说与现实景象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关于存在与虚无、真实与想象的哲学问题。通过询问“祠前老树精”,诗人似乎在探索自然与超自然之间的界限,以及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现实与想象的交织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入祁阳县界即事
境入祁阳驿堠迢,道旁烟火顿萧萧。
茅冈丛筱路磊砢,蓬舍扃柴人寂寥。
市粒颇艰缘岁俭,野芳交发自春饶。
扶藜勇过黄罴岭,知竭精忠答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