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坞曾旧经,兹来又逢便。
墅店喜潇洒,杏桃未韶茜。
此诗描绘了诗人南坞之行的所见所感,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与人文风貌。
首句“平林入遥目”,开篇即以开阔的视野引入,平缓的树林映入眼帘,给人以宁静悠远之感。接着“轻舆历广甸”,轻便的车舆穿行于广阔的田野间,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轻松与自由。
“南坞曾旧经,兹来又逢便。”两句回忆与展望,诗人曾经经过这片南坞,如今再次造访,感到分外亲切与便利。这种对地方的熟悉与情感的连结,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墅店喜潇洒,杏桃未韶茜。”描述了南坞的村舍店铺,环境清幽,气氛闲适。杏花桃花尚未盛开,色彩鲜艳,预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村民多种树,谁补橐驼传。”诗人注意到村民们广泛种植树木,不禁思考起古代关于植树造林的典故,引出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感慨。
“因思为政方,更张率致患。”最后两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为政之道,认为在治理国家或地方时,应适时调整政策,否则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这不仅是对现实的观察,也是对治国理政的一种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感悟以及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洞察,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渡江天马龙飞,翠华小驻兴王地。
石城钟阜,雄依天堑,鼎安神器。
鳷鹊楼高,建章宫阔,玉绳低坠。
望郁葱佳气,非烟非雾,方呈瑞、璇霄际。
貔虎云屯羽卫。
壮金汤、更隆国势。
天骄胆落,狼烽书熄,玉门晏闭。
祗谒陵园,长安□远,中兴可冀。
笑六朝旧事,空随流水,千古恨、无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