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浸满头冰雪。
- 鉴赏
这首诗以“杨柳”为题,描绘了春日里杨柳随风飘扬的景象,以及流莺的啼鸣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杨柳。杨柳。” 开篇以反复咏叹的形式,强调了杨柳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悠长而绵延的氛围。“日日长条在手”,生动地描绘了杨柳每日生长的情景,仿佛诗人亲自触摸到了那柔软的柳条,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
“流莺何苦多情,啼到枝边月明。” 这一句将目光转向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生命——流莺。流莺的啼鸣本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这里,诗人赋予了它“多情”的特质,似乎在表达对这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尤其是“啼到枝边月明”,不仅描绘了流莺在月光下歌唱的场景,更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这份宁静的向往。
“明月。明月。” 重复“明月”二字,强化了月光的明亮与纯净,同时也呼应了上文流莺的啼鸣,形成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意境。最后,“冷浸满头冰雪”一句,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这里的“冰雪”既指季节的变化,也暗喻了人生的沧桑与岁月的无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柳与流莺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司空林公归荣
四序有代谢,卷舒惟其时。
达人戒止足,宠禄岂足縻。
结发事明君,誓竭股肱为。
服官历中外,积誉日以驰。
抚摩育群生,斩刈平诸夷。
文武时并用,岭海恬以熙。
宸衷眷劳绩,平土陟攸司。
累章不得谢,卧家复恳辞。
玺书重褒慰,廉退乃其宜。
舆夫并月俸,优老恩复滋。
桑榆延馀晖,山水发幽姿。
锄荒步层曲,抱杖临清池。
泉山诸老翁,还往良无期。
衣缨倾洛社,风流将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