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寒食晚眺》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巴 州 寒 食 晚 眺 唐 /张 祎 东 望 青 天 周 与 秦 ,杏 花 榆 叶 故 园 春 。野 寺 一 倾 寒 食 酒 ,晚 来 风 景 重 愁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愁人(chó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令人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景重(jǐng zhòng)的意思:景物重要、重视景物。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食酒(shí jiǔ)的意思:指吃饭时喝酒,也指饭后喝酒。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榆叶(yú yè)的意思:榆叶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情或亲情,比喻情意相投,情感深厚。
- 注释
- 东望:向东远望。
青天:蔚蓝的天空。
周与秦:古代的两个大国,这里泛指远方。
杏花:春天开放的花朵。
榆叶:榆树的叶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故园:故乡。
春:春天。
野寺:郊外的寺庙。
倾:倒出。
寒食酒:清明节前后喝的酒,习俗上在这一天禁火吃冷食。
晚来:傍晚时分。
风景:景色。
重愁人:使人心情更加沉重。
- 翻译
- 向东望去是青天相连的周朝与秦国土地,
杏花盛开榆叶新绿,那是我心中的故乡春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遥望古代周与秦的疆域,心中充满对故园的怀念。杏花和榆叶已经初现,表明时序已至春天,但诗人的情感却不如景物般明媚。
"野寺一倾寒食酒"一句,通过描写荒废的野寺中人们饮冷食(古代清明前后不烹饪食物,只吃冷食,称为“寒食”),表现出诗人独自一人在春日里饮酒,心情的寂寞与孤独。
"晚来风景重愁人"一句,则表达了随着夜幕降临,诗人的愁绪更深。这里的“晚来风景”不仅指自然界的景色,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这两句通过对环境与个人情感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远古历史的回忆、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愁绪。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