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以身为观,因知色即空。
此意吾尝得,皆归心镜中。
这首诗名为《心镜》,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文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宗理念的理解和体验。首句“不存分别见”强调了去除分别心,达到无我之境,如同盲者无色觉,体现了禅宗的直观和直指人心的教义。接着,“常以身为观,因知色即空”进一步阐述了通过观察自身,认识到世间万物包括色相都是空幻不实的。诗人认为,只有领悟到无生无灭的真理,才能真正理解佛法之道。最后两句“此意吾尝得,皆归心镜中”,表达了诗人已经将这些深奥的禅理融入内心,如同明镜般清晰照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即通过内心的觉悟,看破色相,达到空灵的境界。
少皞开宫行帝业,无刃金风剪红叶。
雁别边沙入暖云,蛩辞败草鸣香閤。
有客为儒二十霜,酣歌郢雪时飘扬。
不甘长在诸生下,束书携剑离家乡。
利爪韝上鹰,雄文雾中豹。
可堪长与乌鸢噪,是宜摩碧汉以遐飞。
出南山而远蹈,况今大朝公道。
天子文明,团团月树悬青青。
燕中有马如龙行,不换黄金无骏名。
荆山有玉犹在璞,未遇良工虚掷鹊。
一壶清酒酌离情,休向嵩中随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