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径虽深,遍游心已荡。
苟能知止足,所遇皆清旷。
遥怀少室山,常恐非吾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川的深切感悟和个人生命境遇的沉思。"五岳径虽深,遍游心已荡"表明尽管五岳的路径再遥远,再艰险,但诗人的内心已经在广阔的自然中得到洗礼,达到了精神上的自在与超脱。
"苟能知止足,所遇皆清旷"则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意思是如果能够知道满足和适可为止,那么在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都将显得宽广而不迫。
接下来的"七十难可期,一丘乃微尚"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有限的深刻体会。古代认为七十岁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诗人感叹到达这个年纪实属不易,而且即便是一座小小的土丘,也是难以企及的。
最后两句"遥怀少室山,常恐非吾望"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岳的怀念以及对于未来的某种不安。"少室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某个理想或者是精神的寄托,而"常恐非吾望"则表现出对于未来是否能够达到自己所追求目标的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个人境遇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篇融合了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