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残照(cán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后,余辉照耀天空的景象。比喻人离去后,留下的影响还在。
曹溪(cáo xī)的意思:指人们不顾个人得失,坚定地追求正义和道义。
垂露(chuí lù)的意思:指善良慈祥的样子,形容人的品质高尚。
鹑居(chún jū)的意思:指人处境贫困,生活简朴。
断霞(duàn xiá)的意思:指太阳即将落山时,霞光逐渐消失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消失或衰退。
顿消(dùn xiāo)的意思:顿时消失或消散。
飞絮(fēi xù)的意思:指风吹动柳树或榆树时,树上的絮子像雪花一样飞舞的景象。比喻事物繁多、纷乱不堪。
分付(fēn fù)的意思:分派任务或责任
风帽(fēng mào)的意思:指风雨中的帽子,比喻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不顾大局,对别人不负责任。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坚固(jiān gù)的意思:形容坚固、稳定,像磐石一样不可动摇。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劳生(láo shēng)的意思:劳动创造生活,劳动改变命运。
利如(lì rú)的意思:形容利益如同水流一样顺畅,没有任何障碍。
流泉(liú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涌出,喻指文章或言辞流畅而有力。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梦蝶(mèng dié)的意思:梦蝶是一个形容词语,用来形容人们的梦想或幻想虚无缥缈、不切实际。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蓬户(péng hù)的意思:指房屋破旧不堪,草木丛生,无人居住的样子。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水云(shuǐ yún)的意思:指水雾弥漫的样子,形容景物或气氛朦胧不清。
外流(wài liú)的意思:
[释义]
(语)(人口、财富等)流到外地或外国。
[构成]
偏正式:外〔流
[例句]
在鸦片战争时期我国白银大量外流。(作谓语)外流的趋势不容忽视。(作定语)五柳(wǔ liǔ)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多才多艺。
醯鸡(xī jī)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品的外表华丽而内里却空虚、不值得珍视。
溪路(xī lù)的意思:溪路指的是小溪边的小路,比喻非常隐蔽的地方或不起眼的位置。
闲趣(xián qù)的意思:指无所事事、没有正经事情可做时的娱乐消遣。
虚度(xū dù)的意思:指浪费时间或不努力工作,虚度光阴。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野棠(yě táng)的意思:指不受人待见的人或事物,比喻被人冷落、不受重视。
吟醉(yín zuì)的意思:形容陶醉在美好的事物中,不能自拔。
赢得(yíng de)的意思:获得胜利或成功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风中秉烛(fēng zhōng bǐng zhú)的意思:在风中拿着蜡烛,形容在困难的环境中艰难前行,努力不懈。
-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喜迁莺》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追求隐逸生活的画面。开篇“顿消缘虑”四字,传达出主人公在瞬间放下尘世忧虑的豁然心境。接下来通过“梦蝶劳生”和“鹑居蓬户”的比喻,表达了对纷扰人生的厌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饭蚁醯鸡”形容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尘衫风帽”则暗示了朴素的装扮,诗人借此表达对虚度光阴的反思。“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揭示了名利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诗人以“风中秉烛,枝头垂露”形象地描绘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强调了及时寻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进入下片,诗人选择“独归去”,回归山水之间,过着“收拾水云,高卧曹溪路”的闲适生活。他欣赏“竹外流泉”、“篱边丛菊”和“野棠闲趣”,寓情于景,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自在。在“五柳槛前吟醉”中,诗人借陶渊明自比,笑看人间古今变迁,体现出超脱物外的洒脱。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欲分付。叹烟波渺渺,知音何处。”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深深眷恋。整首词以隐逸生活为背景,寄寓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展现出元代文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