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莲堂·其一》
《白莲堂·其一》全文
宋 / 孙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大智西归不肯回,只今莲社喜重开。

会中独有遗民在,十五年间两度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大智(dà zhì)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人不露锋芒,反而表现得很谦虚谨慎,像是一个愚蠢的人一样。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莲社(lián shè)的意思:莲社是一个古代的文学社团,指的是聚集文人墨客的地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文人墨客的聚会。

年间(nián jiān)的意思:指一段时间内,特定的年代或时期。

西归(xī guī)的意思:指人们离开家乡或原居地,向西方迁徙或回归。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翻译
大智慧者西去而不肯回头,现今的莲社重新欢快地开启。
聚会中只有流亡者还在,十五年间他已两次前来参加。
注释
大智:指有极高智慧的人。
西归:向西归隐或去世。
不肯回:不愿意返回。
莲社:古代佛教社团,这里可能指某种文化或学术团体。
喜重开:欢喜地重新开始活动。
会中:聚会中。
遗民:指在异族统治下仍保留忠诚的人,此处可能指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爱国志士。
十五年间:过去的十五年。
两度来:已经来了两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向往的境界。"大智西归不肯回"表明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已经有了深刻的洞察与理解,选择了内心的平静和远离尘世的生活方式,"西归"常指佛教修行者的归依之地,这里或许暗示着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只今莲社喜重开"则是说诗人对于白莲社这样的清净之地感到欣慰,因为它能够再次成为人们交流思想、寻找心灵寄托的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会中独有遗民在,十五年间两度来"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受。在一个集会中,诗人感觉自己是唯一留存的古风守护者,而他对于白莲社的两次造访,则像是心灵的呼唤与回应。这里的数字"十五年"增添了一种时间的沉淀和情感的积累。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精神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于心灵归宿之地的珍视。这不仅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和文化传承的一种关怀。

作者介绍

孙邦
朝代:宋

孙邦,新城(今属浙江)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明万历《杭州府志》卷一○七)。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婺州教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以左朝奉郎充奉使书状官(同上书卷七二)。六年添差通判平江(同上书卷一○六)。十一年由江西路转运判官放罢(同上书卷一四一)。今录诗六首。
猜你喜欢

游吕公洞

窈窕吕公洞,逶迤玉泉侧。

涧流缅松门,石梁亘云壁。

始入日匿影,徐转天漏白。

灵窟度萦回,细径缘欹仄。

杖边霏渐分,衣上霰微积。

紫芝敷异芬,瑶草弄明色。

穷猿倒窥人,仙鼠飞避客。

遥遥薜萝阴,袅袅苍翠夕。

金膏欣可餐,石髓恨难识。

意惬诸妄遗,神超万缘释。

伊予事沈冥,夙负山水癖。

曩闻吕仙名,兹览修真迹。

丹炉灭灰烬,石床有苔蚀。

一游洞庭波,千载杳消息。

圭组知尔忘,烟霞恣所适。

私哂名利心,䠥躠竟何益。

(0)

王彦强破屋风雨图

读书幽涧滨,茅屋走风雨。

窗疏木叶鸣,月暗烛花吐。

隐忧不可写,俯仰慕前古。

美人何由招,娟娟隔秋浦。

(0)

滇中竹枝词·其四煮盐词

使君不及郁林廉,旧例逡巡新例添。

白井争如黑井好,一斤水煮半斤盐。

(0)

杨柳枝·其三

绿尘初暗大堤边,弱质丝丝风雨前。

情向东皇休再发,莫教重上广陵船。

(0)

陌上歌

春风度绮窗,春眠困绣床。

谁家竞蚕作,闻歌陌上桑。

(0)

柳枝词

陌上千枝复万枝,春来谁不寄相思。

长安多少堪栽树,却种柔条引别离。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