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僚(bīn liáo)的意思:指官僚,特指贵族或高级官员。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辜负(gū fù)的意思:对别人的期望或信任感到愧疚,没有达到对方的期望或背离了对方的信任。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阁(huáng gé)的意思:指官员退职后隐居的地方,也泛指退隐之地。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梁窦(liáng dòu)的意思:梁窦是一个形容聪明才智出众的人的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智慧超群的学者或者领导者。
牧羊(mù yáng)的意思:指引导和管理他人行为,类似于牧羊人引导羊群。
钤山(qián shān)的意思:指以权谋私、擅权乱政。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青词(qīng cí)的意思:指年轻人的言谈举止。
声华(shēng huá)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人,光彩照人。
书台(shū tái)的意思:指的是专门用来放置书籍的桌子或架子。也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博览群书的人。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英主(yīng zhǔ)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有卓越才能或杰出成就的人。
庸才(yōng cái)的意思:指才能平庸、无才无能的人。
朱门(zhū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富贵之家。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沈毓荪所作的《分宜咏古》。诗人以钤山读书台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才命运的感慨。首句“钤山辜负读书台”寓言了读书人在此地未能实现抱负,暗示了山水未能成就其才情。次句“山上■鸳去不回”可能是指历史人物或贤才离开此地,不再回归,流露出一种惋惜之情。
“千古青词惜英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英明君主的怀念,以及对贤才被埋没的遗憾。“廿年黄阁误庸才”则批评了某些官员误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未能发掘和培养真正的人才。接下来,“声华梁窦宾僚续”提及的是家族声望的延续,如梁、窦这样的名门望族,而“局样京攸父子开”则暗示了政治格局的传承。
最后两句“今日朱门何处问,村连下界牧羊来”揭示了世事沧桑,昔日的权贵之家如今无人问津,而读书人只能在乡村放牧,与先前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才命运的深深感慨。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具有较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见寄
云梯叱马赋西征,满岁无功答盛明。
收得桑榆真晚计,倚为箕斗是空名。
瘢逢美玉终能治,曲诉幺弦久未平。
壮思虽衰犹得在,一篇申甫为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