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复辨萧兰,焉能分玉石。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道 州 观 野 火 唐 /吕 温 南 风 吹 烈 火 ,焰 焰 烧 楚 泽 。阳 景 当 昼 迟 ,阴 天 半 夜 赤 。过 处 若 彗 扫 ,来 时 如 电 激 。岂 复 辨 萧 兰 ,焉 能 分 玉 石 。虫 蛇 尽 烁 烂 ,虎 兕 出 奔 迫 。积 秽 皆 荡 除 ,和 气 始 融 液 。尧 时 既 敬 授 ,禹 稼 斯 肇 迹 。遍 生 合 颖 禾 ,大 秀 两 岐 麦 。家 有 京 坻 咏 ,人 无 沟 壑 戚 。乃 悟 焚 如 功 ,来 岁 终 受 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奔迫(bēn pò)的意思:形容急迫、匆忙的样子。
虫蛇(chóng shé)的意思:指危险的人或事物。
出奔(chū bēn)的意思:离开原地,逃离家乡或原居地
荡除(dàng chú)的意思:彻底清除、消除。
当昼(dāng zhòu)的意思:指夜间亮如白昼,形容光线明亮到极点。
电激(diàn jī)的意思:指电流的刺激。
焚如(fén rú)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燃烧得像焚烧一样。
沟壑(gōu hè)的意思:形容差距悬殊或分歧极大。
过处(guò chù)的意思:过去的地方或经过的地点。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合颖(hé yǐ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智聪颖,思维敏捷。
虎兕(hǔ sì)的意思:形容人的勇猛、威武。
彗扫(huì sǎo)的意思:指像彗星一样迅速扫荡,形容势如破竹地攻击或肃清。
敬授(jìng shòu)的意思:恭敬地接受他人的教诲或赐予的知识、技能。
京坻(jīng dǐ)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和城墙。
来岁(lái suì)的意思:明年;来年
两岐(liǎng qí)的意思:两个分叉的道路,比喻选择困难或进退两难的境地。
烈火(liè huǒ)的意思:指火势猛烈、燃烧得很旺盛的火焰,也比喻炽热的情感或极其激烈的行动。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融液(róng yè)的意思:指两种或多种液体混合在一起,融合成一种新的液体。
时既(shí jì)的意思:表示时间已经过去,事情已经发生。
受益(shòu yì)的意思:得到利益或好处。
岁终(suì zhōng)的意思:岁末年终,即一年的末尾。
天半(tiān bàn)的意思:指时间或空间的一半,也可表示程度相当高。
焰焰(yàn yàn)的意思:形容火势旺盛、光彩夺目、气势炽烈。
阳景(yáng jǐng)的意思:美好的景色或景象
阴天(yīn tiān)的意思:指天气阴沉,云层密布,阳光不明显的天气状况。
玉石(yù shí)的意思:比喻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肇迹(zhào jì)的意思:指罪恶或祸患的根源。
- 翻译
- 南风猛烈吹起大火,火焰熊熊燃烧在楚地湖泊。
阳光在白天显得格外缓慢,夜晚阴云密布,天空一片血红。
火势过处像彗星扫过,来时迅疾如闪电。
哪里还能分辨花草,怎能区别美玉与石头。
虫蛇被烧得焦烂,猛兽逃窜受惊。
污垢积聚一扫而空,和煦之气开始弥漫。
这是尧帝赐予土地,大禹开始种植庄稼的时候。
满地生长着颗粒饱满的稻谷,高大的麦穗形成双歧。
家中有丰收的歌谣,人们不再为饥饿忧虑。
这才明白,这场大火虽残酷,却带来了来年的丰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道州发生的野火,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火势的猛烈以及它对自然景观和生物世界的影响。开篇“南风吹烈火,焰焰烧楚泽”两句,形象地描绘出火借助南风迅速蔓延,火焰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来,席卷了广阔的楚地水域。紧接着,“阳景当昼迟,阴天半夜赤”进一步强调了火势的猛烈与持续,白日之下阳光被遮蔽,夜晚阴霾中天空呈现出血红色。
诗人通过“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野火迅速席卷一切的景象,如同彗星划破长空,速度之快、力量之大令人惊叹。接下来的“岂复辨萧兰,焉能分玉石”则表达了在这场火灾中,即便是细微如萧兰的植物,也难以幸免,而坚硬如玉石者亦被火焰所融解。
“虫蛇尽烁烂,虎兕出奔迫”两句,展示了野火对动物世界的冲击,无论是低小如虫蛇还是凶猛如虎兕,都在这场火灾中受到了威胁。紧接着,“积秽一荡除,和气始融液”则描绘出了火灾过后,一切污秽之物被焚毁净尽,天气也随之变得和谐温暖。
诗人在“尧时既敬授,禹稼斯肇迹”中提到了远古圣王尧舜和大禹的功绩,意指这场火灾过后,大地得以重现先贤之治理下的繁荣景象。接下来的“遍生合颖禾,大秀两岐麦”则具体描绘了火 灾后的土地重新变得肥沃,农作物茁壮成长。
最后,“家有京坻咏,人无沟壑戚”表达了人民在政府的关怀下,生活安定,无需担忧山川沟壑中的艰险。“乃悟焚如功,来岁终受益”则总结了诗人对这场火灾后果的反思,认识到火灾带来的破坏也是自然的一种净化,来年必将因之而获益。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将一场野火的发生、发展及其后果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于生命和土地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和古体凡二十有六韵丰腴醇重有顺无彊第其间与予过实君子宁失于厚公则有之受而不惭正恐不免见讥于识者别用奉答以谢愚拙时戊辰六月癸亥朔日也
王郎长诗壁垒坚,老将睥睨不敢前。
方公偏师扼其吭,如窦车骑登燕然。
我闻一鼓避三舍,镞不破的敢言射。
闭关朗咏二公篇,累累星斗钟山夜。
自徐抵宿道中纪事有怀北平颐庵公松轩公子
船上复车上,徐州仍宿州。
不因河冻合,那起客乡愁。
晓饭霜侵匕,宵眠月拥裘。
家人裁小帽,邻伴饷乾糇。
坂曲惊疑簸,川平稳胜舟。
纼寒牛背涩,轴垫仆心忧。
古迹迎人问,诗题隔日搜。
计程常屈指,惜别屡回头。
岂有欢倾盖,谁能怒挟辀。
因思安稳客,文酒日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