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叟住东野,畏人希入城。
《赠史文通奉议二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野(dōng yě)的意思:东方的田野,比喻辽阔广大的土地。
还往(hái wǎng)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绛生(jiàng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安逸,衣食无忧,没有烦恼困扰。
将迎(jiàng yíng)的意思:即将迎接或面对。
近时(jìn shí)的意思:近代;最近的时代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屣履(xǐ lǚ)的意思:指行走或行动的方式庄重、谨慎,举止端庄恭敬。
修行(xiū xíng)的意思:指修炼道德修养,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岩客(yán kè)的意思:指在山岩之间行走的人,比喻行走在崎岖险峻的山峰之间的人。
早岁(zǎo suì)的意思:早年,年幼的时候。
真能(zhēn néng)的意思:真实的本领或能力
- 翻译
- 有一位老者居住在郊野,很少进城怕被人打扰。
你时常与他来往,我打算向他请教修行之事。
早年我已认识隐居山岩的高人,最近又遇见了名叫绛生的贤士。
他真的能拜访简陋的茅屋,我准备迎接他来访。
- 注释
- 叟:老人。
东野:郊野。
畏人:害怕被人打扰。
希:少。
入城:进城。
君:您。
还往:来往。
问修行:请教修行之道。
早岁:早年。
识:认识。
岩客:隐居山岩的人。
近时:最近。
逢:遇见。
绛生:人的名字。
真能:确实能够。
访:拜访。
茅屋:简陋的房屋。
屣履:轻装步行。
试:尝试。
迎:迎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赠史文通奉议二首(其二)》中的一节。诗人描述了一位住在东野的老者,他很少进城,与人交往不多。然而,当朋友史文通时常来访,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询问老者修行之事的愿望。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就认识了这位山中隐士,最近又遇见了他,暗示老者在修行方面颇有造诣。诗人期待能亲自去茅屋拜访,以亲身经历来验证和学习老者的修行之道。
诗中的“有叟”、“畏人希入城”描绘出老者独居山野、避世的性格,“君时共还往”则体现了友情的互动,“我欲问修行”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高人逸士的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中携元九诗访元八侍御
微之诗卷忆同开,假日多应不入台。
好句无人堪共咏,冲泥蹋水就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