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名(bì míng)的意思:避免被人知晓真实姓名或身份。
常好(cháng hǎo)的意思:常常好,经常良好,指事物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或表现。
长镵(cháng chán)的意思:指人心思长远,不为眼前小利所动。
成癖(chéng pǐ)的意思:指某种不良习气或嗜好已经成为人的固定习惯。
非非(fēi fēi)的意思:非非指的是不断否定或反驳,表示坚决否定或反对。
好好(hǎo hǎo)的意思:形容做事认真、用心、全力以赴。
戢翼(jí yì)的意思:收起翅膀,形容鸟类停止飞翔。也用来比喻收敛才能,不再显露。
群飞(qún fēi)的意思:形容一群鸟或昆虫飞翔时的景象。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习隐(xí yǐn)的意思:指一个人习惯于隐居,不愿与人交往。
月息(yuè xī)的意思:指借贷时所支付的利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哲学意味。
首句“习隐渐成癖”,点明了主人公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已成习惯,仿佛对这种生活已经产生了某种痴迷。接着,“苔光绿映扉”一句,以绿苔映照门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暗示了隐士所处环境的自然与和谐。
“避名常好好,绝俗任非非。”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避开世俗的名利追逐,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纯净;在远离尘世的生活中,随心所欲,不受世俗是非的束缚。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日落长镵柄,天寒白苧衣。”描述了隐士日常生活的场景:日落时分,手持长镵(一种农具),在寒冷的天气里穿着白苧(一种粗布)制成的衣服劳作。这一画面既展现了隐士简朴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劳动的尊重。
最后,“南鹏五月息,戢翼笑群飞。”以南鹏(传说中的大鹏鸟)五月停止飞翔,敛翅而笑群鸟的比喻,表达了隐士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相比于群鸟的忙碌与追逐,南鹏选择在五月这个时节暂时停下飞行,享受宁静与安逸,这象征着隐士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落梅
飘粉杯宽,盛香袖小,青青半掩苔痕。
竹里遮寒,谁念灭尽芳云。
么凤叫晚吹晴雪,料水空、烟冷西泠。感雕零。
残缕遗钿,迤逦成尘。
东园曾趁花前约,记按筝筹酒,戏挽飞琼。
环佩无声,草暗台榭春深。
欲倩怨笛传清谱,怕断霞、难返吟魂。转消凝。
点点随波,望极江亭。
留守舍人张公安国闻维筑亭为题其榜曰朝阳既去而亭成复为赋诗次韵
日边清切以文鸣,立对朝阳欲问程。
笔落生春变寒谷,诗来将喜破愁城。
檐前水到乘槎便,天际山横与槛平。
准拟公归道过此,小留觞咏集簪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