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蔡济忠溪上》
《和蔡济忠溪上》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一潭秋水不见底,十里暮山无断头

长恨公馀过溪晚,放教明月扁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恨(cháng hèn)的意思:长时间的怨恨。

断头(duàn tóu)的意思:指被砍掉头颅,形容事情被彻底解决或结束。

放教(fàng jiào)的意思:指不按规定、约定办事,任意放纵,不加约束。

见底(jiàn dǐ)的意思:指事物的底部或底层被看到或触及,也可引申为了解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无断(wú duàn)的意思:没有中断,不间断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溪边秋景图。首句“一潭秋水不见底”,以“不见底”三字,巧妙地营造出潭水深邃、清澈见底的意境,引人遐想。接着,“十里暮山无断头”一句,将视线拉远,展现出连绵不绝的山峦在黄昏时分的壮丽景色,给人一种广阔无垠的感觉。

“长恨公馀过溪晚”则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公馀”二字,表明诗人是在公务之余,得以享受这份闲适与自然之美,但时间的流逝却让他感到遗憾,未能更长时间地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

最后一句“放教明月上扁舟”,将画面推向高潮。诗人似乎在想象或期待着,当明月升起之时,乘一叶扁舟于溪上,与月光共舞,享受那份超脱尘世的自由与宁静。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与僧约游南山

老僧为说南山胜,笑指诸峰迥不群。

会待秋高残暑退,芒鞋同踏万重云。

(0)

登罗星洲文昌阁

春光无近远,往往在僧寺。

地静心亦清,寓目皆生意。

小阁水中央,四顾临无地。

纤鳞戏萍末,初鸟鸣天际。

波涛拥新色,云峦落空翠。

一一阁中景,尽泄三春秘。

登览旷心神,余怀此独契。

(0)

西氿夜行

日夕湖水清,苍茫月明里。

水清不受月,月出见湖底。

遥山隐鳞鳞,微波空瀰瀰。

星星渔火生,杳杳拿音起。

开帘向空绿,一碧见千里。

空明溯流光,沿缘撷兰芷。

盈盈杳难即,临风怀彼美。

(0)

和纪晓岚赠张白莼韵·其一

客游耽海岳,嘉会此相寻。

花下三春醉,人閒万古吟。

风尘随捷足,山水寄同心。

莽莽飞光阔,天涯共照临。

(0)

九日岳麓登高薄暮渡江即事

岭云汀树总宜秋,九日新晴作胜游。

亭倚山腰低万壑,帆随洲影剪双流。

澄江乱下渔人网,飞盖遥迎水驿楼。

诗境苍凉残醉里,菊花天气木兰舟。

(0)

仙霞岭

五里到岭脚,十里才岭腰。

三百六十盘,盘盘上青霄。

危峰插高空,细栈缘秋毫。

前趾压后顶,首下尻乃高。

崖倾碍飞鸟,石滑逢堕樵。

登顿屡旋折,谓已穷山椒。

峰回一仰睇,绝顶仍迢迢。

振步攀其巅,目眩神为摇。

一岭植如盖,众岭罗周遭。

仄阴障义娥,绝径悲猿猱。

不知路何从,但觉呀岩㠂。

密箐丛修修,赪桐间红蕉。

飞流挂木杪,晴日舞素蛟。

茅庵嵌青壁,瞰临万丈坳。

俯窥落深井,结构何由牢。

独立望归云,天风飒飘飖。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