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不振(bù zhèn)的意思:不振指状态不佳、不兴旺、不繁荣的意思。
陈力(chén lì)的意思:指长时间积累的力量和经验。
鼎列(dǐng liè)的意思:指三个或更多的人或事物并列在一起,地位高贵或重要。
恩义(ēn yì)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和义务。
分张(fēn zhāng)的意思:指在分配资源或安排工作时,合理分配,不偏袒任何一方。
更张(gēng zhāng)的意思:更加激烈、激发更大的斗志
顾盼(gù pàn)的意思:顾盼指眼神转动,表现出关注、期待或注视的意思。
黄肠(huáng cháng)的意思:指人性格怯懦、胆小害怕的样子。
辉光(huī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闪耀,光彩夺目。
疾病(jí bìng)的意思:疾病是指身体上的不适或病痛。
款款(kuǎn kuǎn)的意思:形容态度温和、谦和有礼。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猛志(měng zhì)的意思:形容志向勇猛豪迈,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
明后(míng hòu)的意思:明天和后天。
生时(shēng shí)的意思:指人在世时或生命存在的时期。
束带(shù dài)的意思:束带是指古代妇女用来束腰的带子,比喻约束或限制。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同体(tóng tǐ)的意思:指同一实体或同一类别的不同个体。
魏氏(wèi shì)的意思:指某人因为自己的过错或错误而遭受到不幸或惩罚。
效忠(xiào zhōng)的意思:忠诚、忠心耿耿地为国家、事业或领导效力。
一心(yī xīn)的意思:全心全意、专心致志
有章(yǒu zhāng)的意思:有条理、有秩序
在陈(zài chén)的意思: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进。
张皇(zhāng huáng)的意思:形容慌乱、惊慌失措的样子。
忠信(zhōng xìn)的意思:忠诚信义,指对事业、国家或朋友等保持忠诚和诚信的品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名为《咏三良》。通过对全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首先,“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这里的“束带”指的是整顿衣带,准备正式活动,而“明后”则是指皇帝或尊贵之人。诗人通过这个开场白表达了对历史上某位君主或高官的敬仰之情,这种敬仰不仅在于外在的仪式,更体现在内心深处的景仰和追思。
接着,“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一心”指的是专心致志,而“陈力”则是展示自己的力量或能力。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不懈追求、勇于担当的精神态度的赞赏。
下面,“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诗人通过“款款”一词形容那种真挚的情感和行为,而“效忠信”则是指忠诚不渝。这里强调的是历史人物对于忠诚和正义的坚持,以及这种坚持所带来的恩泽,就像冬日的霜雪一般纯洁而深远。
再下来,“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生前与他人共同奋斗、死后仍然不渝忠诚的赞美。这里的“亮同体”和“死没宁分张”都强调了这种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的几句,“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通过生动的比喻,诗人形容历史人物即使面对困境,也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决心。这里的“壮躯”、“猛志”都极力描绘了他们的英勇与果敢。
然后,“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某些历史人物即使面临死亡也坚守道德和忠诚的不屈精神的赞美。这里的“殉死”强调的是这种精神可以超越生死。
最后几句,“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某些英雄人物虽然身处衰败之际,但其勇猛和气概仍旧震撼世人的情感。这里的“霸基”指的是那些有力能支撑天下的英雄,而“晋楚更张皇”则形容他们即使在乱世之中也能够保持威严。
通过全诗,我们可以看出柳宗元对于历史上忠诚、勇猛和正义人物的高度评价。他的诗不仅赞美了这些人物的英勇事迹,也表达了对其精神品质的深深敬仰。柳宗元通过这首诗,传递了一种崇高的道德理念,即便是在乱世之中,坚守忠诚和正义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
行行出剑津,送君还东吴。
未能展嬿婉,别离在须臾。
含涕牵君衣,相视意踟蹰。
我无双飞翼,何由与君俱。
君行登青云,我尚蟠泥途。
相隔天一方,道路阻且迂。
会面虽有期,秖恐容华殊。
悲风振原野,怪鸟争哀呼。
送君从此去,回首日云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