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幽居》
《幽居》全文
明 / 罗万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幽居似远林,一往觉情深。

鸟去花犹落,风来松自吟。

澹云高士志,孤月野僧心。

为爱萧疏景,移樽夕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孤月(gū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孤单寂寞,没有伴星相伴。

夕阴(xī yī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之前的晚霞,也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野僧(yě sēng)的意思:指不拘礼法,行为放荡、放纵的僧人。

移樽(yí zūn)的意思:移动酒杯。比喻改变态度或立场。

一往(yī w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志坚定,一心向前,毫不动摇。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深远的幽居图景。诗人以“幽居似远林”开篇,将居住之所比作远离尘嚣的深林,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一往觉情深”一句,点明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深切情感,仿佛在与自然对话中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鸟去花犹落,风来松自吟”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鸟儿飞去后花朵依然飘落,以及风吹过松树时松涛的自然吟唱,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和谐与宁静之美。这里的“花犹落”和“松自吟”,既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投射,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澹云高士志,孤月野僧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象相融合。淡云象征着高士的志向,孤月则映照出野僧的内心世界,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最后,“为爱萧疏景,移樽对夕阴”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简朴景色的喜爱之情。他愿意将酒杯移至窗前,面对夕阳的余晖,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他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心灵慰藉的努力。

综上所述,这首《幽居》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精神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作者介绍

罗万杰
朝代:明

罗万杰(一六一三 — 一六八〇),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初官行人,两奉使册封吉、荆二藩。十三年,召对,给笔札,问修练储备四事,侃侃陈利弊,切中时艰,擢吏部主事,转验封员外郎。甲申之变,会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闻马士英、阮大铖用权,辞不出,矢志岩壑,结庐于埔阳之双髻峰,草衣蔬食,与樵牧高僧为侣。林居三十年,足迹不入城市。晚号樵子,乡人私谥曰文节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猜你喜欢

采芙蓉次韵答友人

秋江芙蓉花,岂不颜色好。

日夕霜露侵,其柰容易老。

花老不自知,犹谓色无改。

爱花惟爱色,莫恨人不采。

涉江采芙蓉,莫采芙蓉蕊。

蕊开犹耐久,留以映秋水。

妾家江水南,君住江水北。

采花以寄君,聊慰相思忆。

(0)

贡宪使持节闽中过兰溪有诗留别次韵

风矩仪禁署,词华照儒林。

暂持闽部节,宁忘魏阙心。

薰风兰江上,弭楫舒烦衿。

念此违离遽,徒令驰恋深。

颇闻议环召,当宁有俞音。

行膺紫泥诏,旋献丹扆箴。

不才托末契,终当侍华簪。

(0)

赠别陈希文北上

自予别京华,荏苒经五载。

萧条山林踪,时论宁复采。

命蹇嗟事违,艺微转身怠。

空怀恋阙心,钧天梦犹每。

兹晨送君行,感慨觉殊倍。

羡君英迈姿,早岁志湖海。

俊辞何铿铿,伟气真磊磊。

平生经济策,欲以献君宰。

属时搆艰难,四郊尚多垒。

赵国仰鲁连,燕昭师郭隗。

是事古则然,于今岂无待。

君行勿踌躇,玄发容易改。

壮士须特达,鄙人愧庸猥。

昔年旧交游,零落知谁在。

音书久间阔,迂慢岂予罪。云泥既辽绝,道路仍?峞。

临岐离别泪,那忍为君洒。

(0)

长安晓起闻鹊

帘幕轻风度早春,树枝乾鹊噪清晨。

若非边报收遗寇,定有家书寄远人。

(0)

与唐德昭论旧·其二

春风吹花落客愁,湖上酒家多起楼。

醉斫鲤鱼歌白雪,翻忆十年曾此游。

(0)

荅张徵士韵

斗南曾独步,白下早闻名。

飘逸晋三谢,威仪鲁两生。

春杯黄秫酒,野饭碧芹羹。

扰扰风尘者,谁能得此清。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