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度(de dù)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合宜,不过分、不失分寸。
佛堂(fó táng)的意思:指人的心地善良、慈悲宽厚。
含翠(hán cu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充满翠绿色的植物。
慧日(huì rì)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天才之辈。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金砂(jīn shā)的意思:指黄金或珍贵的矿石。
觉海(jué hǎi)的意思:觉悟之海,指广阔的学问、知识的海洋。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龙藏(lóng cáng)的意思:指隐藏在深处的危险或力量。
迷方(mí fāng)的意思:指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石鼎(shí dǐng)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南华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偶游双鹫思微茫”,以“偶游”二字开篇,透露出诗人是偶然间来到此地,心中思绪飘渺不定。接着“梵落平堤慧日长”,将寺庙比作梵天之落,平堤之上,智慧的日光悠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石鼎摇青浮贝动,金砂含翠断台荒。”这两句细致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石鼎在青色中摇曳,仿佛贝类在水中轻轻浮动;金砂中蕴含着翠绿,断台荒凉,却依然透露出历史的痕迹和庄严的气息。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历史的沧桑。
“晴回觉海探龙藏,雪满祇园过佛堂。”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寺庙的探索与感悟。晴朗的日子里,诗人仿佛在广阔的觉海中探寻龙藏,寓意着在精神的海洋里寻找智慧的宝藏;雪满的祇园,他穿过佛堂,象征着在寒冷中寻求温暖与光明,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与追求。
最后一句“可是袈裟垂巨石,几人乞得度迷方。”以袈裟垂挂于巨石之上为喻,暗示佛法如同垂挂的袈裟,能够指引人们走出迷茫。然而,能真正获得佛法引导的人却是少数,强调了佛法的珍贵与不易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南华寺及其所代表的佛教文化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端阳后二日何瑞虞龙周勚何龙友诸子过集紫芝园同家霞举幼度桢卿有开文度分赋席上赋四首·其二得园字
暂可维舟溪上园,淹留风雨一开尊。
岁时未尽湘灵恨,酬唱犹怜郢调存。
问字岂堪玄草宅,论诗还就浣花村。
相看一片青山色,不负空梁落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