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干世(gàn shì)的意思:指在世间活动、工作,与社会相互交往。
马日(mǎ mì)的意思:指马上、立即的意思。
穷理(qióng lǐ)的意思:指理由贫穷所致,形容思维狭窄、见识浅薄。
驱马(qū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前进,比喻推动事物发展或进展。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桑田(sāng tián)的意思:比喻沧海桑田之变化,形容世事变迁。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识神(shí shén)的意思:指能够看破事物的本质,洞察事物的真相。
世主(shì zhǔ)的意思:世界的主宰,指掌握权力、决定一切的人。
忘年(wàng nián)的意思:指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友谊或爱情关系,忘记年龄的差异。
悬壶(xuán hú)的意思:指行走在江湖上的医生,也指行走在江湖上的人。
杖策(zhàng cè)的意思:指用手杖敲打马儿,以激励其快速前进。比喻用各种手段鼓励、督促他人努力进取。
争知(zhēng zhī)的意思:争夺知识、追求学问。
著录(zhù lù)的意思:记录或登记事物的详细信息
朱明(zhū míng)的意思:形容光明照耀、明亮夺目。
壮年(zhuàng nián)的意思:指人在壮年时期,身体强壮,精力充沛。
自爱(zì ài)的意思: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自爱。
桑田沧海(sāng tián cāng hǎi)的意思:形容岁月变迁、世事变化之大。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张穆为寿梁绪仲所作。诗中充满了对梁绪仲的敬仰与赞美之情。
首联“朱明著录已忘年,误向人间未肯还”,以“朱明”象征梁绪仲的高洁品格和超凡脱俗之气,表达了对其年岁虽长却依然坚守自我、不愿世俗所累的赞誉。这里的“著录”暗指其名声、成就被历史记载,而“忘年”则强调了其超越年龄界限的精神境界。
颔联“杖策昔曾干世主,悬壶安许识神仙”,通过描述梁绪仲过去曾为世主所求,以及他与神仙般的智慧和修为相契合,进一步展现了其非凡的才能与人格魅力。这里“杖策”意为手持拐杖,常用来形容年迈或隐士,暗示梁绪仲虽年长但依然保持着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悬壶”则是古代医生的象征,此处借以赞扬梁绪仲不仅在医学上有高深造诣,更在精神层面达到了与神仙相似的高度。
颈联“争知易外皆穷理,自爱书成不厌玄”,表达了梁绪仲在探索宇宙真理时的执着与深邃思考。这里的“易外”指的是《周易》之外,意味着梁绪仲的学问和思考超越了传统经典,深入到了更为广阔的领域。“不厌玄”则体现了他对哲学、道学等玄奥之理的热爱与追求,即使面对复杂难解的问题也乐此不疲。
尾联“空忆壮年驱马日,桑田沧海又桑田”,以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迁为背景,表达了对梁绪仲年轻时奋斗岁月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人生如白驹过隙,世事无常。这里的“桑田沧海”出自佛教典故,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强调了梁绪仲在经历岁月洗礼后,依然保持初心,对生命和宇宙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梁绪仲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及人生哲思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人物的独特风采,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行阿锁欲尽写前诗凡十一首既而色有未满曰:『斯语太文妾不用此可为别制数章取数月来情事综迹历历于心者谱之勿诳勿艳勿誉妾姿艺如一语有犯即罚君一杯』余曰『固然但每诗成而卿以为可亦引满赏此何如』一笑许诺遂口占为下酒十六首·其四
问郎灯市可曾游,可买香丝与玉钩。
可有绣帘楼上看,打将瓜子到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