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邦 鉴 见 和 宋 /胡 寅 恭 诵 亲 征 韶 ,戈 矛 与 子 偕 。叛 徒 三 鼓 竭 ,凯 奏 八 音 谐 。上 主 开 宣 室 ,君 公 拥 泰 阶 。惭 无 经 济 学 ,感 激 漫 装 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音(bā yīn)的意思:指音乐中的八个音阶,也用来形容音乐和声音的美妙。
感激(gǎn jī)的意思:对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心存感激之情。
戈矛(gē máo)的意思:指戈和矛,泛指古代兵器,也用来比喻战争或军事力量。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凯奏(kǎi zòu)的意思:凯奏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喜庆、欢乐的场面或声音。
叛徒(pàn tú)的意思:指背叛原本忠诚的人,对国家、组织或团体的背叛行为。
亲征(qīn zhēng)的意思:亲自率领军队出征
三鼓(sān gǔ)的意思:指前后只有很短的时间间隔。
上主(shàng zhǔ)的意思:上主是指在某种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或者担任重要角色的人或事物。
泰阶(tài jiē)的意思:指地位高、权势大的人或事物。
无经(wú jīng)的意思:没有经验或没有经历过某种事情。
宣室(xuān shì)的意思:宣扬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 注释
- 恭诵:恭敬地朗诵。
亲征诏:皇帝的亲征命令。
戈矛:古代兵器,长柄武器。
叛徒:指敌人。
凯奏:胜利的乐曲。
泰阶:古代象征国家安宁的阶梯,这里指君王宝座。
经济学:管理国家经济的学问。
感激漫装怀:满怀感激之情。
- 翻译
- 恭敬地朗诵出亲征的圣旨,一同拿起武器战斗。
敌人的三次进攻被击溃,胜利的音乐和谐响起。
至高主宰开启神圣的殿堂,众臣簇拥着君王的宝座。
我惭愧没有经济才能,满心感激之情充满胸怀。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所作的《酬邦鉴见和》,内容主要描绘了对皇帝亲征胜利的赞美以及个人的谦逊和感激之情。首句"恭诵亲征诏"表达了对皇帝出师亲征命令的敬意,"戈矛与子偕"则体现了诗人随军出征的决心和忠诚。
"叛徒三鼓竭"形象地描述了敌人在三次攻击后力量衰竭,暗示了战斗的激烈和胜利的到来,"凯奏八音谐"则以音乐的和谐比喻战事的顺利和庆功的喜悦。"上主开宣室"写皇帝在宣室接见群臣,显示出皇威和庆典的庄重,"群公拥泰阶"则描绘了文武百官簇拥的壮观场面。
最后两句"惭无经济学,感激漫装怀",诗人自谦没有经世济民的才能,但内心充满感激,这份情感洋溢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君主的深深感恩。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歌颂皇恩和战争胜利,同时展现诗人谦逊情怀的诗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欲霜更雨
欲霜更雨,记青云篱落,东风前此。
帘外客秋人共老,雁与愁飞千里。
水郭烟明,竹陂波小,万叶寒声起。
凭高那更,九嶷吹尽云气。
婉娩空复多情,年年晋梦,花与柴桑是。
谁解意消风日晚,短笛孤舟林水。
江蟹笼新,露萸斟浅,浇得乡关思。
平芜天远,一痕黄抹秋霁。
水调歌头·渔钓有遗逸
渔钓有遗逸,天子宠元真。
赐之奴仆,得随妫艳下神京。
几度苹汀蓼岸,不问金钩无饵,谈笑取冰鳞。
珍重主人意,名我曰樵青。
肩兰桨,萦桂棹,出波津。
凌虚上□□□,□□会群真。
卸下绿蓑青笠,付与渔童收管,相与□红尘。
归去又□□,同赏洞中春。
湖中蚬蚌甚佳村妇调羹名曰水菜余珍嗜之作水
春风一夜浪花起,大蚌小蚌浮江沚。
渔蓑撒网唶嚄音,满载论斗不论斤。
寄语庖厨煮白汤,脱壳击肉和椒浆。
烂蒸鲜美波臣选,倾壶泼麵供早膳。
调羹娘子善刀藏,尚方滋味何分辩。
不须更说毳与皛,江南水菜人知少。
总道奇哉君善烹,明日饷君君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