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发此观,亦有风雨。若问轩名,请与竹语。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归 宗 茶 堂 森 明 轩 颂 宋 /黄 庭 坚 万 竹 森 然 ,莫 非 自 己 。作 如 是 观 ,可 谓 明 矣 。菁 菁 翠 竹 ,来 者 得 眼 。其 不 得 者 ,我 亦 无 简 。助 发 此 观 ,亦 有 风 雨 。若 问 轩 名 ,请 与 竹 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得眼(de yǎn)的意思:指人的眼力敏锐,能够迅速看清事物的本质或真相。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菁菁(jīng jīng)的意思:形容草木繁盛、绿色鲜艳。
菁翠(jī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枝叶繁茂、绿色鲜艳。
可谓(kě wèi)的意思:可以说是,可以称为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莫非(mò fēi)的意思:表示推测或猜测,意为“难道”、“难以置信”。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森然(sēn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气氛显得浓密、郁郁葱葱。
自己(zì jǐ)的意思:指个人,表示一个人独立思考、做事、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愿。
作如是观(zuò rú shì guān)的意思:以某种态度或观点对待事物,以此为准则行动。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归宗茶堂森明轩颂》,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诗中以竹子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自我关系的独特见解。"万竹森然,莫非自己",描绘出竹林繁茂,仿佛与作者的心境融为一体,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如是观,可谓明矣",表达了作者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思考,认为这种境界是明智的选择。
"菁菁翠竹,来者得眼",意指欣赏竹子的人能从中得到启示,而那些未能领悟的人,诗人并不强求,"我亦无简",表明他不以言语教导,而是让人心领神会。"助发此观,亦有风雨",暗喻人生的起伏变化,即使在艰难时刻,也能激发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若问轩名,请与竹语"作结,邀请人们直接向竹子寻求答案,寓言般地传达出一种静默而深邃的智慧,体现了禅宗般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黄庭坚诗歌的高超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壬戌重阳后三日偕清纯拙安陪家一如丈汝仪东墅小园看菊分赋得看字
重阳以前菊未开,匝旬不来开已半。
花身一一大于拳,玉立亭亭气傲岸。
五色纷披照眼迷,花光人影相淩乱。
六枳篱下景清幽,惭无卮酒来浇灌。
主人之意亦堪嗤,煮茗代酒慇勤劝。
惟有花枝解人意,朵朵迎人出墙畔。
有花无酒兴难酣,欲嚼花瓣当酒算。
相将大笑向花辞,明朝携酒重来看。
读宁上人诗倒用宋吕先生韵为赠
僧诗禅月与杼山,居士高岑王孟李。
当时居士颇称诗,僧诗落落见者几。
宁公五十高才人,挥洒乌阑几百纸。
我一读之声琅琅,破除烦恼增欢喜。
有如河汉淡微云,亦如疏月梧桐洗。
我生为诗三十年,未知此事从何起。
君今已筑无缝塔,光明坚固无倾圮。
山头有石坡陀形,山下溪流成燕尾。
山中复有能诗人,不负溪流石齿齿。
人生不读宁公诗,读诗万卷皆徒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