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具(bù jù)的意思:没有、缺乏
出母(chū mǔ)的意思:指孝顺儿女离开母亲去外地谋生。
旦气(dàn qì)的意思:指早晨的气象或气候。也用来形容事物刚开始或初露端倪。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里役(lǐ yì)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工作中承担繁重的家务或工作任务。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母胎(mǔ tāi)的意思:指从母亲的子宫中出生,形容与生俱来的本性或天赋。
三纲(sān gāng)的意思:三纲指的是君主与臣子、父亲与子女、夫妻之间的三种重要关系。它强调了在社会中个体与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五典(wǔ diǎn)的意思:五典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礼》和《周易》这五部经典著作。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 翻译
- 三纲五典无需去学习,清晨醒来它们就在枕头边。
从母亲子宫中出来就已具备,何必劳师动众派大船远征
- 注释
- 三纲五典: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包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常。
不用学:不需要特意去学习。
旦气清时:清晨醒来的时候。
在枕边:指日常生活中自然存在的。
未出母胎:还未出生的时候。
无不具:一切俱备。
何须:何必。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役楼船:调遣战船出征。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中庸(其三)》,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陈普。诗的内容简洁明快,表达了对传统伦理观念“三纲五常”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人的道德规范和智慧并非后天学习所得,而是与生俱来的,如同早晨的清新气息一般自然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头。他强调,这些品质在人尚未出生时就已经具备,因此无需通过远征或劳师动众的方式去强制推行,暗示了对过度教化和武力推行的质疑。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性本善和内在道德秩序的崇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徐汝思宪副十韵
平原公子道,冰雪见追寻。
我自愁梁狱,君能操越吟。
古今成握手,天地各抽簪。
急难朋情露,艰虞物态侵。
一官身并掷,万卷恨俱沈。
病但怜埋玉,穷谁问铄金。
芰荷辞世早,萝薜畏人深。
风郁铜川色,云横石室阴。
烟波迟执绋,山水怅知音。
未有延陵剑,空馀国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