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之洞联》全文
- 鉴赏
此联出自清代程叔琳所作《挽张之洞联》,通过“前”与“后”,“下”与“上”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前不见古人”,意味着在逝者之前,没有可以相提并论的先贤或伟人,强调了逝者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里的“古人”不仅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暗含着对逝者卓越成就的肯定和敬仰。
“后不见来者”,则表达了在逝者之后,再无相似之人能够超越或达到其高度,体现了对逝者影响深远、难以复制的评价。这种说法既是对逝者成就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影响力持久性的肯定。
“下则为河岳”,将逝者比作大地之下的山川河流,象征其深厚的影响和永恒的存在。山川河流是自然界的基石,支撑着万物生长,逝者的精神和功绩同样如此,滋养着后来者的心灵,成为他们前行的指引。
“上则为日星”,进一步将逝者比作天空中的太阳和星辰,寓意其光芒万丈,照亮了历史的长河,指引着未来的方向。太阳和星辰不仅是自然界的主宰,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灯塔,逝者以其光辉,激励着后世不断追求卓越,探索未知。
整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和对其精神遗产的无限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而意义深远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
十三年事,似波流电激、不堪重揽。
几度京华联客袂,几度江乡清宴。
虎观谈经,麟台奏赋,之子潇湘彦。
枯桑海水,近来添入诗卷。
呼酒重话离情,檐花糁席,细雨孤鸿远。
君自有琴弹不得,清庙明堂三叹。
巾卷充街,金丝在壁,未信功名晚。
幽兰花发,风乌特地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