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底(bǐ dǐ)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中最后的部分,也指心中最深处的思考或感受。
承制(chéng zhì)的意思:接受委托制作或承担制作任务。
大方(dà fɑ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得体、大度,不拘小节,不计较小事。
法星(fǎ xīng)的意思:指法律的权威和威严。
方家(fāng jiā)的意思:方家指的是家庭、家族或家人。
两汉(liǎng hàn)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东汉和西汉两个朝代。
令望(lìng wàng)的意思:指得到众人的敬仰和期望,具有崇高的声望。
明霞(míng xiá)的意思:明亮的朝霞,形容光明、希望的出现。
清和(qīng hé)的意思:清净和谐,没有纷争。
三皇(sān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三位伟大的帝王,即伏羲、神农、黄帝。
盛唐(shèng táng)的意思:指唐朝的鼎盛时期,形容繁荣富庶、昌盛繁华的时代。
疏狂(shū kuáng)的意思:形容人放肆傲慢,不顾他人感受。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天孙(tiān sūn)的意思:指君主的后代或王室的子孙。
为善(wéi shàn)的意思:指言行端正、品行良好,乐于助人,做善事的意思。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制作(zhì zuò)的意思:用心、细心地制作或安排事物
中长(zhōng cháng)的意思:
指相当于一般人的身高。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 周祖谟 校释:“所谓中长者,指与人高度同等之义。”
作大(zuò dà)的意思:指人有雄心壮志,追求大事业或大成就。
-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名为《贺省亭殿下新居兼谢见赠(其二)》。诗中以天孙、风、月、两汉、盛唐、三皇典、五色花、法星堂等意象,描绘了对省亭殿下的赞美与祝贺之情。
首句“天孙令望更堪夸”,以天上的织女比喻省亭殿下,赞美其令人瞩目的风采与才华。接着“风比清和月比华”一句,将殿下比作清风与明月,形容其品德高洁、气质优雅。
“两汉旧传为善乐,盛唐谁作大方家”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殿下德行与才学的推崇,认为他如同两汉时期的贤士,又如盛唐时期的大家,不仅在道德上引领风尚,在学问上也卓有建树。
“架中长贮三皇典,笔底时开五色花”则进一步赞扬殿下的藏书丰富、文采斐然,犹如三皇之典籍被珍藏,笔下常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花朵,象征着他的作品丰富多彩、充满艺术魅力。
最后,“自愧疏狂承制作,法星堂上灿明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态度,同时对殿下创作的敬仰之情。法星堂上,明霞灿烂,既是对殿下才华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省亭殿下的赞誉,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