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蝙蝠(biān fú)的意思:比喻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人。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丹诀(dān jué)的意思:指红色的秘诀或重要的指示。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黄泉(huáng quán)的意思:指死亡、阴间或地狱。
媚药(mèi yào)的意思:媚药是指用来迷惑人、讨好人的手段或物品。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手段或物品能够让人迷失自我,陷入虚假的欢愉之中。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作别(zuò bié)的意思:离别,告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南地区的独特风貌与深沉哲思。首句“天南多媚药”,以“媚药”二字,既点出了天南地区物产丰富,又暗含了对这片土地上生长的草药之美的赞美。接下来,“蝙蝠不须持”一句,以蝙蝠这一常见于夜间的生物,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同时也可能隐喻着某种超自然或不可见的力量。
“白发仙无日,黄泉殉有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白发仙人与黄泉,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死亡不可避免的感慨。白发仙人象征着长寿与永恒,而黄泉则代表了生命的终结和轮回。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
“芙蓉肥已子,杨柳老犹丝。”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中两种植物的不同状态。芙蓉花结子后逐渐凋谢,象征着生命的结束;而杨柳虽老,却依然保持着柔软的枝条,寓意着即使在生命的晚期,也能保持坚韧与柔韧。这种对比展现了生命的不同阶段及其内在的韧性与美丽。
最后,“讵忍留丹诀,云山作别离。”表达了诗人不愿留下修仙的秘诀,而是选择与云山相伴,象征着对自然的亲近与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对尘世的离别感到不舍,但最终选择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对生命、自然和超自然力量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米元章书山谷大悲憕赞帖赞
我佛住世,大开方便。有大士者,现自在身。
以千手眼,一一接引。指示群迷,照破诸妄。
如是我闻,佛说了义。诸铃杵铎,宝塔经卷。
轮拂璎珞,种种所执。凡所执者,俱非有相。
智慧清净,肉眼慧眼,佛法天眼,种种所见。
凡所见者,俱非有著。
以无相故,释诸缠缚,一切众生,得大解脱。
以无著故,具足圆明,一切众生,得大知见。
佛尚无相,何况于赞。佛身常住,即心是佛。
稻麻竹苇,无限剂数。彼顶戴者,皆真实相。
百千万亿,何况于身。涪皤说法,如标月指。
标本在手,何者为月。宝晋写赞,如转轮王。
运转随人,终不成道。我不见憕,我不执笔。
非见非□,手眼皆具。稽首大士,大慈悲故。
去我妄想,即见如来。
《米元章书山谷大悲憕赞帖赞》【宋·岳珂】我佛住世,大开方便。有大士者,现自在身。以千手眼,一一接引。指示群迷,照破诸妄。如是我闻,佛说了义。诸铃杵铎,宝塔经卷。轮拂璎珞,种种所执。凡所执者,俱非有相。智慧清净,肉眼慧眼,佛法天眼,种种所见。凡所见者,俱非有著。以无相故,释诸缠缚,一切众生,得大解脱。以无著故,具足圆明,一切众生,得大知见。佛尚无相,何况于赞。佛身常住,即心是佛。稻麻竹苇,无限剂数。彼顶戴者,皆真实相。百千万亿,何况于身。涪皤说法,如标月指。标本在手,何者为月。宝晋写赞,如转轮王。运转随人,终不成道。我不见憕,我不执笔。非见非□,手眼皆具。稽首大士,大慈悲故。去我妄想,即见如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6367c714f537c30131.html
朱文公离骚经赞
伟兹帖之奇瑰兮,羌笔力之有神。
走缄縢之来诏兮,并垂棘而足珍。
从鲤庭而载求兮,得陈亢之异闻。
书三闾之孤忠兮,将争光兮仪邻。
予尝窃寘疑兮,谓意或有在也。
方淳熙之继明兮,德如天其大也。
挈道统而在上兮,固无嫉邪之害也。
先生之溯伊濂兮,又非沅湘之派也。
寓物以写兴兮,自前世以固然。
岂先生之适正兮,乃独取于沉渊。
行或过乎中庸兮,虽为法而不可。
其忠君爱国之诚兮,亦不虞乎后日之祸。
彼不学兮,周公仲尼。知庄士与醇儒兮,或羞称之。
律风雅之末流兮,若未免于或变。
使交有所发兮,亦足以迪天性民彝之善。
以今日之书兮,固非出于感时。
则异时之集注兮,亦何病乎俗人之悕。
原屈原之心兮,宗国之楚。
作春秋兮,固安在乎黜周而王鲁。
先儒之心兮,百圣之矩。藏此帖兮,昭于今古。
《朱文公离骚经赞》【宋·岳珂】伟兹帖之奇瑰兮,羌笔力之有神。走缄縢之来诏兮,并垂棘而足珍。从鲤庭而载求兮,得陈亢之异闻。书三闾之孤忠兮,将争光兮仪邻。予尝窃寘疑兮,谓意或有在也。方淳熙之继明兮,德如天其大也。挈道统而在上兮,固无嫉邪之害也。先生之溯伊濂兮,又非沅湘之派也。寓物以写兴兮,自前世以固然。岂先生之适正兮,乃独取于沉渊。行或过乎中庸兮,虽为法而不可。其忠君爱国之诚兮,亦不虞乎后日之祸。彼不学兮,周公仲尼。知庄士与醇儒兮,或羞称之。律风雅之末流兮,若未免于或变。使交有所发兮,亦足以迪天性民彝之善。以今日之书兮,固非出于感时。则异时之集注兮,亦何病乎俗人之悕。原屈原之心兮,宗国之楚。作春秋兮,固安在乎黜周而王鲁。先儒之心兮,百圣之矩。藏此帖兮,昭于今古。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3667c714f53801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