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东樵拙,长饥不废禅。
舍此不肯住,咄哉空复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旱(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干旱之灾,不为物质困顿所动,坚守禅心的生活态度。
首句“自笑东樵拙,长饥不废禅”,诗人自嘲自己在东山砍柴谋生,尽管常常饥饿难耐,却始终没有放弃修行禅道。这体现了他超脱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
接着,“墦閒无冻馁,烟火有神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即使在荒郊野外,没有食物和温暖,但心中有信仰,如同神仙般自由自在,不受物质束缚。
“舍此不肯住,咄哉空复然”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不满,但他并未因此而妥协,而是选择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物所动。
最后,“良田多旱岁,敢望又逢年”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即便拥有肥沃的土地,但在干旱之年也难以保证丰收,表达了对生活不确定性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面对自然灾难时的坚韧与超脱,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哲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