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韩 将 军 还 边 唐 /李 益 白 马 羽 林 儿 ,扬 鞭 薄 暮 时 。独 将 轻 骑 出 ,暗 与 伏 兵 期 。雨 雪 移 军 远 ,旌 旗 上 垄 迟 。圣 心 戎 寄 重 ,未 许 让 恩 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恩私(ēn sī)的意思:指忘恩负义,不知感恩的人。
伏兵(fú bīng)的意思:指隐藏在暗处等待机会的军队,也比喻隐藏在某处等待时机的人。
寄重(jì zhòng)的意思:将重要的事情或责任交托给他人。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轻骑(qīng qí)的意思:指骑兵行进时不带重装,速度快,机动灵活。
戎寄(róng jì)的意思:指战争时期,战士离家投笔从戎,将家书寄回家中的行为。也用来形容离别之情。
圣心(shè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纯洁、善良、无私的状态。
扬鞭(yáng biān)的意思:鞭子高举起来,代表骑马出发或开始行动。
移军(yí jūn)的意思:指军队转移或调动。
羽林(yǔ lín)的意思:羽林指的是古代帝王的禁卫军队,也可以指代精锐部队或官方的警卫队伍。
- 翻译
- 白马骑兵的年轻人,在傍晚时分挥鞭前行。
独自率领轻骑兵出征,秘密约定与埋伏的士兵会合。
在雨雪中行军遥远,旗帜缓慢地爬上山脊。
皇帝心中军事重任重大,不会轻易给予私人恩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即将启程返回边疆的情景,通过对视觉和动态的精细刻画,展现了将军离别时的英勇与孤独。开篇“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两句,以鲜明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面:夕阳西下,一匹白马在树林间缓缓前行,将军手执马鞭,准备启程。这里,“羽林儿”指的是树木繁茂之处,而“扬鞭薄暮时”则透露出时间紧迫和一种即将离别的情绪。
接着,“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两句,进一步描写了将军的孤独与任务的秘密性。这里,“独将”强调了将军的独立和决心,而“轻骑”则表明他带领的是一支精悍的队伍;“暗与伏兵期”则揭示了行动的神秘性和对时间的准确把握。
下片“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两句,以大气磅礴的笔触展现了将军率领的队伍在风雪中坚定前行的情景。“雨雪移军远”描绘的是天气恶劣而又充满力量感的场面,表达出将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旌旗上垄迟”则形象地展示了战旗在风中飘扬,虽然被雪打湿却依旧坚守阵地。
最后,“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两句,表达了国家对将军的重托和信任,以及将军个人不辜使命、保持公正的决心。“圣心”指的是君主的心意,而“戎寄重”则强调了战事的重要性;“未许让恩私”则展现了将军坚守职责,不因私情而有所偏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物行动的细腻描绘,充分展示了边塞将士们在严酷环境中的英勇姿态和忠于职守的高尚品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安有狭斜行二首·其一
长安有狭斜,劣劣通香毂。
道逢二少童,问君住何曲。
我家本神京,住近濯龙北。
长子爵执圭,次子为相国。
小生无高位,校雠在天禄。
三子俱下来,游人住行足。
三子俱入门,金紫照华屋。
三子俱升堂,戏綵弄丝竹。
大妇缝罗襦,中妇裁冰縠。
小妇调鸣筝,切切声相续。
丈人幸安坐,置酒奏新曲。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