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床(bàn chuáng)的意思:指夫妻之间感情不和,夫妻关系破裂。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层山(céng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峦叠嶂、层次分明的景象。
长亭(cháng tíng)的意思:指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休息站,也是旅人告别亲友的地方。成语“长亭”比喻离别的场景或情景。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风疏(fēng shū)的意思:风吹散了,稀疏。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疏星(shū xīng)的意思:形容星星稀疏,不密集。
树杪(shù miǎo)的意思:指树木的尽头,比喻事物或人到了最后阶段或极限。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斜月(xié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是圆满的状态,而是呈现出一种斜倚或半圆形的形状。
一线(yī xiàn)的意思:表示极为微弱或微小的差距或界限。
银汉(yín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比喻长江、黄河等大江河流。
月半(yuè bàn)的意思:指时间已过半,接近月底。
五更天(wǔ gēng tiān)的意思:指夜里的最后一更,也就是天快亮的时候。
- 鉴赏
这首明代邵梅芳的《少年游·晓别》描绘了一幅清晨离别的画面。首句“五更天晓渐鸡鸣”,以鸡鸣声唤醒黎明,暗示了时间的早起和离别的紧迫。"斜月半床横",通过残月映照半床,渲染出寂静而凄清的氛围。
接下来,“树杪风疏,马蹄霜滑,银汉带疏星”细致描绘了环境,微风吹过树梢,马蹄踏在结霜的地面上,显得格外冷寂,银河中星星稀疏,如同离人的愁绪。此处运用了象征手法,以自然景象烘托离别时的孤独与迷茫。
“看他渺渺垂鞭去,望里不分明”描绘了主人公目送远行者离去的情景,视线模糊,心中满是不舍。“一线江流,几层山色,千里隔长亭”则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感,江水、山峦和长亭构成一幅辽阔的画卷,强化了离别之遥远和难舍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晓别的情景,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离别时的哀婉与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梅花韵
生爱梅兄是淡交,每相逢处更吟嘲。
暗香疏影名千古,冷艳孤光雪几梢。
东阁诗才犹腹稿,西湖人物尚衡茅。
风前有恨曾知否,不得随泥上燕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