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翳蝉多叶,松栖鹤有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据鞍(jù ān)的意思:指依靠马鞍,比喻依靠权势或地位,占据主导地位。
老大(lǎo dà)的意思:指某个团体或群体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以指家庭中的长子。
流离(liú lí)的意思:形容人在外地漂泊流离,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归宿。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栖鹤(qī hè)的意思:指鹤栖息在高处,喻指人处于高位、高职或高级社会地位。
岂敢(qǐ gǎn)的意思:表示谦虚、恭敬之意,用于表达自己不敢或不敢奢望的意思。
秋意(qiū y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膝下(xī xià)的意思: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 鉴赏
这首诗《不仕》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表达了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官场的疏离感。
首联“不住元慈令,春秋意在兹”,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不愿遵循世俗的规矩,而愿意在四季更迭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里的“元慈令”可能暗指世俗的约束或规则,而“春秋意在兹”则表明诗人更倾向于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颔联“犹能成老大,岂敢恨流离”,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年岁增长的态度。他虽已步入老年,但并未因此感到遗憾或不满,反而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变迁与离散。这里“老大”不仅指年龄的增长,也象征着人生经历的丰富与成熟,“流离”则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不确定性,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痛苦或怨恨。
颈联“柳翳蝉多叶,松栖鹤有枝”,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柳树茂密,蝉鸣声声,松树高耸,白鹤栖息,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柳树与蝉的多叶与鸣叫,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活力;而松树与鹤的静谧与高洁,则代表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尾联“婆娑长膝下,绝胜据鞍时”,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惜与满足。与奔波于尘世、骑马疾行相比,他在膝下陪伴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生活状态显然更加令他感到幸福与满足。这里的“婆娑”形容姿态的自在与优雅,与前文的自然景象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官场的疏离,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珍视与满足。诗中充满了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复闻淮海所属州县被水亟命地方大吏加意抚恤南顾恻然因成长句
淮海伊古称泽国,迩来灾祲何其多。
壬戌大浸民其鱼,屈指五载曾未过。
今秋淮黄乃并涨,鱼行於地鸟处河。
白日镇见蛟龙斗,当秋安得仓箱罗。
草根荐为盘上菹,守臣所奏非传讹。
嗟嗟灾馀我赤子,元气未复将如何。
仓粟库帑尔莫惜,沟壑待救难蹉跎。
眷焉顾之潸焉涕,我政有失乖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