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抱志(bào zhì)的意思:怀抱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回文(huí wén)的意思:回文是指正着念和倒着念都一样的词语或句子。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凌寒(líng hán)的意思:忍受严寒,克服困难。
榴裙(liú qún)的意思:榴裙是指榴莲的外皮,由于榴莲外皮坚硬,内部香甜可口,因此成语“榴裙”常用来形容外表坚硬而内心柔软、善良和温和的人。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铅华(qiān huá)的意思:指外表华丽而内在空洞、虚假的装饰或繁华景象。
石榴(shí liú)的意思: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不可分割。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须眉(xū méi)的意思:指男子的形象和气概。
石榴裙(shí liú qún)的意思:指女子穿着宽大的裙子,像石榴一样鲜红漂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尼姑的形象,她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首句“净洗铅华迥不群”点明了尼姑出家前与世俗的决裂,通过“净洗铅华”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她对过去生活的告别,以及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袈裟新换石榴裙”则巧妙地将尼姑的服饰变化与世俗女性的装扮进行对比,暗示了她身份的转变和内心世界的升华。
接下来的“几回卖镜凌寒雪,何意开笼见白云”,运用了两个生动的场景来表现尼姑的坚韧与超脱。前一句中的“卖镜凌寒雪”可能象征着她在逆境中坚守自我,不畏艰难;后一句的“开笼见白云”则寓意着她最终得以解脱束缚,心灵得到自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尼姑从世俗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达到了心灵的解放。
“拨尽琵琶鸣晓磬,翻残贝叶惜回文”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尼姑修行的生活状态。琵琶与晓磬,贝叶与回文,都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分别代表了音乐与法典、文字与智慧。这两句诗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尼姑在修行过程中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对智慧的追求。
最后,“十年抱志今方遂,多少须眉得似君”表达了对尼姑坚持理想、实现愿望的赞美。这里的“十年抱志”意味着她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而“多少须眉得似君”则是对她超越性别、精神境界的高度评价。整首诗通过对尼姑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她的个人魅力,也反映了作者对出家修行、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临江时教授秩满还婺兼寄巩戴
岂无戴在伯,亦有巩仲至。
两贤夙所尚,离怀想憔悴。
吁嗟同窗录,英彦非一二。
或富于词章,或穷于道义。
因君肯相过,重之写吾记。
浮杨清江柁,乃泊高溪地。
停桡倚薰风,班荆坐萧寺。
匆匆复何言,但念宿昔事。
金华紫崔嵬,少小得嬉戏。
星回三十载,前哲日凋坠。
传闻筑新祠,翻覆堪涕泗。
只今台阁尊,源流庶可嗣。
君之内姻亲,伯长最风谊。
还乡一杯酒,多谢熟致意。
朝廷已更化,贤者必征汇。
速下七里滩,得时须得位。
苏堤芙蓉
西湖八九月,苏堤赏芙蓉。
艳艳风日美,鲜鲜霜露浓。
今年开最繁,映水自为容。
十里烂成锦,红绿花重重。
钱塘盛吴会,昭代多鼎钟。
游人醉不归,车马如游龙。
里巷达廊庙,歌酒日相从。
千钟不惮费,一笑无留踪。
胜践穷耳目,乐事开心胸。
东游将百年,兵农晏提封。
四境复丰穰,物色近初冬。
作诗代华黍,皇风正时雍。
除夕前两日示秉
雪风吹溪云,昼刻催岁律。
欢传颂椒花,饯岁欲何出。
举头荒山庐,冰涧溜凄瑟。
两鬓已颠童,种种不满栉。
题舆得斯文,爱士欲黼黻。
团呼一樽酒,清言了人物。
四座各尽情,烛跋屡剪拂。
如愚于席间,踸踔倍勃窣。
授简而供令,古兴亦岂不。